养老金并轨后,改革还要迈过哪些坎 |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已经拟定,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今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双轨制走向“终结”,养老保险改革终于迈过一大道坎,但仍然面临养老金待遇差距矛盾突出、养老金支付压力大等难题。 …[详细] |
|
|
|
“并轨”是第一步 养老金缺口仍然存在 |
养老保险并轨非常必要,尤其在养老金有缺口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员工与政府机关公务员不能再由国家全额负担,这才能避免缺口越来越大。
中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51年2月份,公务员的是在1955年12月份建立起来的,但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施计划经济,企业职工大部分都在国有企业,他们跟公务员基本上都是国家供养,所以虽然互有高低,但差异不大,整体比较公平,大家也没有怨言。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企业开始改制,对下岗职工退休养老问题采取了社会统筹,就是个人拿一部分,企业拿一部分,国家拿一部分补贴,三方负担;而事业单位公务员都由国家出资保障,于是一个成了“铁饭碗”,另一个却是自己养,形成了巨大差异,也成了社会问题。因此,双轨制“并轨”非常必要。 …[详细] |
|
|
|
养老金并轨蕴含两层意思 |
现在的数据是,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每月2000多元,用养老保险支付;机关事业单位人均退休金4000元,由国家财政承担。
所以养老金并轨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在钱数上实现并轨,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赶上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水平;另一个是在机制上,机关事业单位也要通过缴纳养老保险来发养老金,不再由国家财政负担。 …[详细] |
|
|
|
公务员也要个人缴费,养老告别双轨制!为什么改? |
报告称,由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起步晚,待遇水平仍不高;由于各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基金结余分布不均,且统筹层次仍偏低,社会保障互济功能发挥不够,导致地区之间待遇差别较大;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双轨”运行,待遇差距矛盾突出,社会反响强烈。 …[详细] |
|
|
|
职工养老 “双轨”运行,待遇差距矛盾突出 |
公平性不足。覆盖面还有欠缺。目前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员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部分农村居民等。还有部分群体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筑业等高职业风险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比较低,这些人员还不能充分享受到社会保障权益。社会救助制度覆盖面还不够,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待遇差别仍然较大。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双轨”运行,待遇差距矛盾突出,社会反响强烈。
适应流动性不够。在我国加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特点突出,特别是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多达2.6亿人,而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方式对这一特征的适应性不足。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还存在不及时、不顺畅的问题,导致部分群体中断参保。异地劳务派遣人数较多,造成劳动关系和社保权益认定复杂化,农民工在流入地一旦发生职业风险或面临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很难获得必要保障和救助。 …[详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