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应融入到每堂课中
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成为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以其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而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日前,中国青年网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和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邓衍雷、北京城市学院思政课教研室主任韩建新、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孙夕龙以及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崔巍等专家学者与教育一线工作者,探讨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呵护未成年人的心灵健康成长。
广东省一所中学的初三年级学生在石门贪泉遗址上政治实践课。资料图片 24字体现出政治理论构建上的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自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展开了深入探讨。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邓衍雷与韩建新均认为,相比以往很多政治理论难记忆的情况,这24个字的内容更简洁明了,体现出政治理论构建上的自信。韩建新说:“特别是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特别好,根据不同的层次可以有不同的学习要求。”韩建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价值导向,它存在在现实中,并且是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个倡导’中诚信、友善这几个词,对孩子们来说距离更近了。本周,我们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主题就是仁爱,回应最近社会上有人摔倒究竟扶不扶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在普及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崔巍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夕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有十五年,他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24个字中,令他感触最深刻的是“自由”。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自由、民主、独立、统一、富强”的奋斗目标。自由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自由并不只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专利。孙夕龙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为实现社会的自由奠定了很好的政治基础。我国经过60多年以来的长期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尤其是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开展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创新管理措施,这其实是大大地增强了社会自由度。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