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表情解读李琰这8年:笑对成败 齐喊中国赢

http://www.hebei.com.cn 2014-02-24 23:0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短道速滑队在艰难中起步,再次交出完美答卷,在索契冬奥会上获得2金3银1铜。执掌这支王者之师整整8年,“冰坛铁娘子”李琰(微博)无疑是最大功臣。在索契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不言离别,不说功劳,个性表情解读李琰这8年时光。

  爱徒在冬奥会上再创佳绩,李琰笑容满面

  

  李琰爱笑,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面对媒体,她都会流露职业的笑容。用微笑化解挫折,“冰坛铁娘子”的笑容背后,是一种掌握全局的自信。

  在中国体育史上,李琰是极为特殊的教练之一。她是国产教练,却享受着洋帅的待遇,被曝年薪高达400万元。放眼中国体坛,唯一能与之媲美的,就是“铁榔头”郎平了。和郎平一样,李琰的成功是西方先进训练方法和中国情感管理方式结合的典范。

  跟李琰谈起郎平,她说,2005年能和郎平相识并成为好朋友,是缘分。同样的生活经历,相似的个性特点,使这份友谊成为支撑李琰多年的一个温暖倚靠。

  2006年,李琰决定回国前,是郎平赶去她家,帮她分析利与弊;2010年,出征温哥华,临走前,郎平反复叮咛李琰放松心态;索契冬奥会前23天,领军人王濛(微博博客)意外骨折,又是郎平在第一时间给李琰声援,告诉她“坚持住,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

  索契冬奥会是李琰的第七次冬奥会,三次运动员,四次主教练。微笑的背后隐藏着故事,就好像眼角那几丝皱纹,隐隐诉说艰辛。

  2007年年初的长春亚冬会,王濛炮轰李琰,指责对方没给她制定任何战术。舆论一片哗然,王濛面临被开除出国家队的险境。以德服人,李琰用温情、大度化解了与王濛的冲突,这才有了温哥华王濛跪地谢师这一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1年的丽江、青岛两次打架事件,不仅让短道队名誉受损,也让王濛与时任领队王春露的矛盾暴露在公众面前。夹在中间难做人,李琰最终选择了力挺王濛,再度化解危机。

  出征索契,王濛的意外受伤让中国短道速滑雪上加霜。可李琰不仅让周洋(微博博客)回到了巅峰状态,关键时刻,运气又向着这位坚强的女教头——爱徒李坚柔(微博)在女子500米项目上神奇夺冠。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在赛场飘扬,李琰脸上的笑容更加甜美。

  女子500米决赛中国选手李坚柔夺冠后,李琰泪流满面。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即使被称为“铁娘子”的李琰,也是如此。眼泪,是赛场外李琰的另一个表情。

  作为教练,李琰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身为母亲,她留给自己的时间太过吝啬。尤其是女儿,小贝拉的成长在李琰心中只有跳跃式的镜头。三年前,为解李琰相思苦,家人把孩子送回中国。而三年后的现在,贝拉会直接问母亲:“妈妈,你什么时候能退休?”

  去年12月,来上海备战前,李琰终于有空陪女儿贝拉去做她心心念念的娃娃。两个小时时间,女儿玩得欢天喜地,李琰在一旁看着,却百感交集。“孩子在成长了,我却错过了她的大部分时光……”眼神中的黯然,隐约闪出点点泪花。

  如今,女儿已经长大,贴心的小棉袄甚至开始懂得为母亲分忧解难。来到索契,女儿给妈妈发来微信:“don't get too heavy(别看得太重)。”乖巧得让李琰湿了眼眶。

  作为母亲,李琰或许有太多愧疚,而作为教练,她却无愧为整个短道速滑队最温暖的“后妈”。

  云南高原的夏训中,队员们汗如雨下,每人面前都是一摊水,李琰依然不留情面,坚持训练,“后妈”的称呼不胫而走。“后妈也是妈,他们这么叫,没把我当外人……”李琰一点也不恼。回到赛场,运动员终于发现了“后妈”严厉之后的效果:自己变得强大了。再喊“后妈”,言语中多了几分恭敬。

  当李琰第一次在休息室里指挥着男队员高喊“老子天下第一”时,所有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不知道这个小巧的身躯里蕴藏着怎样的执著和能量。如今,中国速滑队的每个队员都会背李琰的一句经典口头禅——It's not every four years. It's every day(拼搏并非四年一次,拼搏应在每一天)。

  场外指导从来不用扩音设备

  

  站上训练场,李琰的声音辨识度很高——音调高,声音细,从来不用扩音设备,小小的身躯似乎有着无穷的爆发力。对于李琰而言,她那一声声的高喊,喊出了中国短道速滑的未来。

  索契冬奥会,细心的人会发现,每次比赛前,短道速滑队员都会齐声高喊:“我能行,中国赢!”这句口号,恰恰就是李琰提出来的。

  上海,在李琰的心中有着特别的位置。因为短道速滑世界杯分站赛,李琰与上海有着每年一约。上海人的细腻以及对短道速滑爆发的热情,让她惊喜。世界杯、世锦赛,近些年,一系列短道赛事的举办让李琰与这座城市渐渐熟悉。甚至这8年中,她唯一一次与女儿共度除夕,就是在上海短道速滑世界杯期间。

  出征索契,短道速滑国家队选择上海作为最后的备战地,一方面是由于相似的天气条件,另一方面更希望能因此吸引到更多上海人关注冬奥,关注短道。“冰雪运动能丰富老百姓生活,多参与冰雪活动也能增强孩子身体素质。”李琰坦言,北冰南展势在必行,而上海早已先行。(特派记者厉苒苒)

关键词:冬奥会,速滑,世界杯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文新传媒网-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赵若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