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的天空并非北京冬日终于来袭的唯一标志。烤地瓜的商贩已占据街头巷尾。为驱寒防感冒,出租车司机们嚼起了大蒜。还有一堆堆囤积在院落、走道和窗台的大白菜。
楼道内,这些白菜堆有时齐腰高,与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和仍被许多人家用来取暖的煤球堆争夺地盘。退休公务员王建荣(音)自豪地站在这种白绿相间的蔬菜旁说:“看到门前的白菜堆,你就会坚信今冬不会挨饿。”
在这座充斥豪车、高档商场和超市的城市里,贮存大白菜是一种残留的冲动,提醒着物质匮乏年代——仍萦绕于上年纪的中国人心头。
近日一个上午,72岁的退休工人张立宝(音)对46岁的菜农李学庆(音)高声喊道:“给我来200斤最鲜脆的白菜!”可李还是哀叹生意在无情地下滑:上世纪80年代初,每个顾客平均购买500磅大白菜,如今还不到100磅。
更年轻的北京人对囤积白菜不屑一顾,但通常被迫顺从家里老人的要求,即便后者很少能吃完储存的白菜,在来年春天将腐烂的剩菜扔掉。“90岁的老妈要我出来看看有没有既好又便宜的白菜”,夏女士说,“没白菜,她就没法生活。”谈到她家每年贮菜的老规矩时,夏忍不住叹气:为防止腐烂,每棵白菜都要用报纸包起来,每两周还要检查是否有腐烂迹象并重新摆放一遍。
不过,若将中国人每年寻求廉价白菜仅视为生存之道,未免不公平。在围住李学庆的鲜美白菜时,买家们开始分享贮存小诀窍和食谱,以确保亲朋好友也对这种蔬菜保持激情。某退休工程师美滋滋地说,“谁能禁得住加鸡蛋和猪肉的酸辣白菜的诱惑呢?”一名女士称,她记住了500道白菜菜谱,“做汤、做水饺,随你说吧。白菜配什么都行。”60岁的退休教师杨仁枝(音)表示,贮存大白菜并不仅仅与吃有关,“这是对更简朴时代的怀旧,或许已被这些老年人赋予了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