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新闻频道>>新闻深加工

拜年方式变迁 微信红包受追捧 年轻人遇新烦恼

http://www.hebei.com.cn 2014-02-01 12:1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人拜年方式变迁:“微时代”亮眼 传统历久弥新

  编者按:癸巳遁隐,甲午奔腾。尽管西历通行于中国已逾百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除夕之夜,高堂居上,子孙团坐。大毛、二狗、三丫、四柱,《一个都不能少》,“让红包飞一会”是长辈切切的祝福。而庄严的祈福仪式,则是对来年《私人订制》的祝愿。如果给中国人的“幸福”一个定义,那这便是。这一刻,《人在囧途》的疲倦、事业不顺的《黄金大劫案》、《致青春》的哀伤……都消失在喜庆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正月初一的早上,你看,迎来新年的人们个个神清气爽,开门纳客,却也《非诚勿扰》,像精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一样精心经营着《社交网络》。这就是春节之于中国人:任《岁月神偷》偷去年华、偷去事业、偷去财富,春节一到,便孕育出新的希冀来。

  中国人拜年的习俗向来是春节重头戏。小辈向长辈送上祝福,亲戚朋友相聚问候,在一句句的吉祥话中迎来新春。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是人们为了避开腊月三十晚上觅食的年兽,躲到初一早晨才出门。这一天,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相说些吉利话,邻居或亲朋好友则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及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拜年方式在悄然变迁。从老一辈身体力行的登门拜贺到年轻人的“拇指祝福”,再到回归传统的书信问候,丰富多样的拜年方式,织起了一张疏密有间的社交网络,感情投入的多少丈量着心与心距离的远近。 【详细】

  马年拜年新气象:微信红包受追捧 年轻人遇新烦恼

1月25日,南京市,一名男子与“马上有钱”的3D画互动留影。

  拜年方式总是体现着时代气息,今年最显著特色就是社交软件主导的“移动互联”式拜年,群发短信早已过时,微信“抢红包”成为新风尚,各种马上体满天飞。当然,年轻人在享受过年乐趣的同时,也免不了遭遇一些烦恼,继“逼婚”、“催生”之后,“生二孩”成为年轻人回家拜年遭遇的新烦恼。

  欢乐篇

  “你抢到了吗”

  微信红包受追捧

  在不少人眼中,手机被拜年短信“轰炸”的局面已成过去。“短信少了”,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韩冰说,“好多朋友用微信、微博给我发来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特别有趣。”不少新潮年轻人早已“摒弃”短信,沉浸在各类颇具创意的拜年方式中。

  和以往单向的拜年信息不同,如今基于移动互联的拜年方式互动性越来越强。在备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微信里,用“抢红包”的方式拜年成为今年春节的新风尚。 【详细】

  “马上体”变拜年吉祥话:马上有钱 马上有对象

  今天是农历传统新年的正月初一,也是马年新春的第一天。为了能在马年鸿运当头,早在马年未至时,“马上体”祝福就迅速蹿红,成为大家彼此恭贺新年最流行的吉祥话,“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马上有号(耗)”、“马上有房”之类的祝福语也寄托着大家对新一年美好的期盼。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民俗专家高巍表示:“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人们根据马的优良品质衍生出了许多有意思的说法,为年节增添了文化内涵。”

  金马年源于宗教民族文化

  马年到了,最近很多朋友都在说今年是60年一遇的金马年,其实这是传统宗教、民族的说法,借此赋予马年一些特殊的含义。但在汉文化里,并没有特别的讲究。 【详细】

关键词:拜年,微信,红包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长城网综合
责任编辑:丁丽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