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父母进城过年 新型城镇化下的“后天城市人”
4 过好自己的节 今年春节前一周,小林就和爱人商量,今年能否不回老家过年,而将两位老人从农村接到市里来。 其实,有这个想法的,在小林的圈子里并不少,不过从现实看较难实施,因为老人不愿离开祖辈生存的家乡。“我们两口子琢磨着怎么才能做通老人的工作,先是媳妇一天一个‘问候’电话,而后我再辅以孩子健康‘沟通’。”小林说,毕竟相对城市而言,老家庭院实在寒冷,大人好些,而对于年幼的孩子则很不适应。与其让孙子挨冻,不如到城市享受天伦,更何况也就春节短短几天,慢慢地,两位老人也就接受了。 为了让老人不觉得孤单,小林两口子早早谋划了一些游玩项目,充分享受三代人齐聚之欢,既要保证心情愉悦也不能让老人累着。 不再像以前在老家那样走街串巷磕头拜年,全家人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大年初一这天,拿着提前购买的电影票去看了场《爸爸去哪儿》,而后就近逛一逛商场。接下来的几天里,一家人驱车到市区寺院礼佛,安排和亲家聚餐等等。 交谈中,小林以及和他有一样经历的几位后天城市人,反复提到一个观点是,住在一个城市时间久了,每个人都会意识到,自己不是住在陌生的城市里,而是住在自己的心境中,城市不过是自己的内心折射。如此,城市不一定非得是“埋葬乡愁的坟场”,它是第二故乡,也可以是城市乡愁的产地。 |
关键词:城市人,型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