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何必东南飞 京津冀一体化大有可为
图为未来科技城沙盘。 北京服务业很发达,河北有丰富的资源,天津制造业的基础较好,产业发展的互补性很强。然而,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相比,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仍然较为缓慢。关注京津冀一体化的学者、网友表示,期待看到一个具有同等区域一体化地位的京津冀。 择产业协作弃同质化竞争 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合作传统,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当时京津冀地区其实是一个地区。 作为区域经济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分析认为,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大的城市和周边河北省的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这样能够互相协作的东西相对比较少。 孙久文进一步分析说:“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相对不足,上海周边,苏州、无锡、镇江、嘉应等很多城市现代制造业很发达,这样周边与上海市形成对接就比较容易。北京周边的地方,很少有制造业很发达的地方。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基本以研发为主体,它需要河北省能够在产业化基地上与中关村形成配合,但恰恰河北省本身又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样相互之间产业上的合作就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关村就开始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直到今天,需要产业发展空间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很多落户到苏州、无锡,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很多城市,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生产能力比较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很好。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区域呈现产业异构和转移两种趋势。一方面,产业异构明显,但未能建立紧密的内在联系。北京经济服务化、高端化趋势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49.5%、7.7%和12.6%;天津加强高端化、高新化产业,航空航天、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纺织等八大优势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以上。河北优势产业中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居多,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医药、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1.8%。但产业异构未能依托企业建立紧密的产业链联系,从而形成各自为政、相对独立的产业分工体系。 另一方面,京津出现了产业转移趋势。产业转移也是优势资源辐射,带动产业升级的过程。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下降,表明京津产业正在逐步转移。“十一五”期间,30个主要制造业行业中,京津转移而河北有效承接的仅有11个行业,且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行业;有14个行业京津比重下降的同时河北也在下降,表明河北未能发挥区位优势,有效承接这些转移的行业,更未能利用京津市场、信息、技术和资源优势,获取自身发展资源,带动发展模式转型。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三地不能形成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的整体竞争优势,还会走入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科技高端辐射打破行政区划 按照规划,未来十年内,天津未来科技城将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产业研发平台。仅目前已经落户的70个项目,预计全部投产后的年产值就将达到1500亿元,企业投入与产出比将达到1:10。 记者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了解到,2014年,天津将积极承接部分首都疏解功能,搞好京津合作示范区未来科技城、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等大型合作项目建设。吸引首都企业来津设立大学城、医疗机构、科研基地、金融创新试验区等项目,使之成为承接首都功能转移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带动区。同时,支持有实力的天津企业到周边地区和腹地省市设立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推进产业梯度转移。 其中的关键词当属科技,由科技生发出的动力将使得京津冀三地找准定位,抱团发力。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汝芳教授提出,在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中,要发挥中关村溢出效应促区域科技合作,京津冀合作的发展定位应是:建立国家的创新基础、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现代农业示范。 无疑,中关村正是那只“孔雀”,家门口就有良木又何必南飞而栖? 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天津已经率先迈出步伐。天津市已在宁河未来科技城拓展区与北京共同规划建设了产业合作平台,在京津交通沿线和交界地区如武清、宝坻等预留了合作发展的空间。如能叠加京津冀的优势,将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形成基础研发主体在北京、成果转化和高端制造重点布局在天津的格局。 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天津未来科技城已经和10家国际一流研发机构、50家央企研发中心达成落户协议。个人高性能计算机、大功率家用风力发电机、私家车电池等千余家高科技企业均已实现量产。 记者了解到,天津未来科技城由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和40平方公里的拓展区组成。按照规划,未来十年内,天津未来科技城将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产业研发平台。目前,天津未来科技城不仅拥有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中海油力神新能源研究院、航天五院超大型航天器研发中心等诸多国家级中央企业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转化机构,而且还吸引到赛象科技、力神电池、天地伟业、协和干细胞等“民”字号行业领军企业的高端研发产业化基地在此聚集。行业类别已涵盖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多个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仅目前已经落户的70个项目,预计全部投产后的年产值就将达到1500亿元,企业投入与产出比将达到1:10。 此外,去年年底,中国“硅谷”中关村与天津宝坻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包括39个“京凤凰”项目在内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宝坻,协议总投资额326亿元。项目单体投资规模都在1亿元以上,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集成电路、电子商务等多个前沿领域,涵盖三次产业,大部分为行业内领军企业,代表高端高质高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北京占全部项目总投资额的83%。 与此同时,天津武清区搭建京滨工业园、京津科技谷、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京津科技创新园和北斗新兴战略产业园等合作发展平台,为高新技术转化、高端项目入驻提供发展空间。通过加强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合作,京津共同在天津武清区建设“中国云”物联网/云计算国家产业园项目、“京津云城”智慧城市项目,支持打造武清京津产业新城。 地区之间打破了固化的行政区域界限,通过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设施共享和市场共建等,谋求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目标都在于发挥各自优势,抓住机遇,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金融海洋领域亦有文章可作 天津还提出要探索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综合试验,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京津冀创新共同体,构筑京津科技新干线和高新技术产业带。 记者了解到,金融方面,京津两市已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合作、要素市场领域合作、信用体系建设、信息和人才交流、监管合作与交流等六个方面达成共识。研究起草《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综合改革实验区筹建工作安排(草案)》。天津市金融办与中信建投证券公司、国海证券公司、安会计师事务所、北京首创创业投资公司等多家来自北京的中介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京津两地产权交易所已在两地相互开展业务,跨地区发展。 同时,津冀还可发挥临海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共同建设海洋经济科学发展试验区。在港口口岸合作方面,津冀两地合作建设无水港项目总数达到5个。其中,邢台无水港2013年实现开港运营,完成3393标准箱;石家庄无水港运营保持稳定增长,完成41473标准箱,同比增长4.9%;保定无水港功能建设进一步完善,有望在2014年开港运营。 而津冀之间,天津股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天交所)积极为河北省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截至2013年底,在天交所挂牌的河北企业已经达到77家,累计融资23.9亿元。河北长城汽车与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合资设立汽车金融公司。 |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