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新闻频道>>社会>>社会万象

故宫首个闭馆日故宫人未歇 减少文物带病带伤工作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07 11:0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昨天(6日),近30年来长期超负荷运转的故宫关上大门,首次执行每周一全天闭馆制度。对于这处从不休息的世界文化遗产来说,这一天内,“宫里”发生了什么?记者看到,对于故宫人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开始。

  现场·文物保养

  减少文物带病带伤工作

  走进故宫,记者发现关闭的大门内,故宫人并没有休息,大量在开馆期间不能开展的工作在这一天紧锣密鼓地展开。

  “闭馆不等于放假”,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周一闭馆对于故宫来说是“歇马不歇人”。“我们所面对的‘马’是更加珍贵的文物建筑和文物展品,更应该使它们得到应有的喘息。”

  单霁翔说,“平安故宫”工程的多项工作任务迫在眉睫,2015年故宫西路、午门雁翅楼、东华门、端门均将开放,珍宝馆等多个展陈更新,周一这天对故宫来说显得尤为珍贵,每周一的工作都已进行周密的计划。

  故宫博物院长期以来连续开放,很多展厅因照顾观众参观而不能及时、彻底地维护修整,积累了很多问题,原状陈列的宫殿尤其如此。比如太和殿,地面金砖、地毯,殿内陈设的宝座、案几、珐琅等均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的保养和清洁。

  单霁翔指出,今后会将宫内的各大古建逐个进行“美容护肤”,制订具体方案,减少文物带病带伤工作,积小病成大病。

  特写

  吃透煤油的墩布“养”金砖

  昨天,记者在太和殿里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忙着进行古建“保养”。太和殿的地面“金砖”加工工艺非常复杂,铺墁工艺十分严格,保养工作也尤为重要。擦拭地面不能直接用水,需使用浸过煤油的墩布,且墩布每两周上一次煤油,要等油全部都“吃”进墩布里才能使用,否则就会留有痕迹。以往工作人员只能利用开馆前的短暂时间对金砖进行清洁和保养,难以达到预期的保养效果,利用周一闭馆时间可以彻底地保养。

  太和殿的金漆雕龙宝座采用透雕工艺,雕刻精致,九条龙造型复杂,龙身转折部位以及龙鳞、龙须等部位不易操作,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初步的物理性除尘,使用软毛刷和吸尘器将表面尘土去除,在部分角落使用棉签去除尘土,让“龙椅”恢复其金光灿灿的原貌。

  太和殿内还陈设有珐琅仙鹤和甪(音1ù)端各一对,文物表面没有明显锈蚀但附着一层浮尘,需要对文物表面进行除尘、封护保护处理。记者看到,专业人员在处理前后均进行拍照,保留影像资料。

  现场·展陈改造

  “大禹治水”得机会换灯

  昨天,珍宝馆展区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着进行展柜灯光改造,增强展示效果。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部分大型设备如室内灯光、展柜灯光、柜内展板、大型说明牌、恒湿机、巨幅海报等维护更换的工作因开放时间人流较大,不能从容高效地进行更换和维护。

  被观众所熟知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子,昨天对其展柜进行了照明灯具更换和维护工作。展柜制作于10年前,位于珍宝馆展区乐寿堂后殿,地处位置重要,观众流量集中,维修空间狭小,不便于进行日常维护。展柜灯光位于展柜主体上方,施工时将由专业人员依靠在展柜旁临时支搭的梯子在展柜上方灯箱处进行操作。全程不需打开展柜,以规避碰伤文物的风险。

  此外,故宫博物院一线工作的300余名员工在昨天接受了“平安故宫”工程安全培训;钟表馆检票室的彩钢房因安全隐患被拆除;以往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占据的箭亭广场上,故宫消防中队进行了一次演练。

  宫门之外

  闭馆日未出现观众冲突

  有着最大单日游客量超18万的纪录,故宫此前曾在试点限流时,出现过游客大量聚集情绪激动敲窗户的状况。全天闭馆能否顺利过渡?

  昨天上午,记者在端门广场看到,售票窗口都已关闭,仍有游客前来买票参观,但看到售票窗口前面摆放的闭馆通知后陆续离开。现场秩序井然,未出现观众冲突。

  此前,故宫已通过媒体、摆放通告牌等方式对周一闭馆进行大规模宣传。一对从甘肃来北京游玩的情侣告诉记者,此前没有注意相关信息,但对故宫闭馆表示理解。他们同很多前来的游客一样,在午门前、端门广场等处与古建筑合影留念,之后去逛王府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为了安抚观众的情绪,故宫昨天特别在售票口安排了劝导员,对前来扑空的观众耐心解释并进行疏散。

  发布

  珍宝馆有望半年一换宝

  珍宝馆以展示清代宫廷文物珍玩为主,是故宫的传统展览。自1958年开馆展陈以来,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已经成为故宫一大品牌展览。顾名思义,珍宝馆中的展品是从故宫百万件文物中精挑细选出的“珍玩瑰宝”。原本以为富丽堂皇、珠光宝气,但昨天记者在珍宝馆看到,展厅内灯光不明,展柜的玻璃上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这些都影响了展品的观赏效果。

  单霁翔透露,近10年没有改陈的珍宝馆明年院庆之前有望迎来华丽转身。不仅展品将更换一新,更有望采取“轮展”的方式,让更多的奇珍异宝有机会在此与观众见面。

  未来,珍宝馆更有望打破多年不改陈的惯例,每个季度或者每半年更换一次。这样在同一个空间,公众能够欣赏到更多从未谋面的“珍玩瑰宝”。

  单霁翔透露,珍宝馆中的镇馆之宝“大禹治水图玉山子”、“丹台春晓图玉山子”和“青玉云龙纹瓮”自乾隆时期放在原地,考虑到历史信息不能随意移动,会成为珍宝馆的“保留节目”,不予更换。

  主旨

  改陈后展览“倡美抑奢”

  对于改陈后的展览,单霁翔透露,主旨不是反映帝王的奢华生活,而是要让观众看到中国传统工艺的美,和这个民族的智慧。为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展览将加大说明力度,增强故事性,把珍宝背后的故事告诉观众。在展览的选择上,会侧重突出中华民族工匠对珍宝材料的巧妙运用,比如俏色巧雕等等。从展陈方式上有望采用先进技术,让观众通过手机收取展品信息,把文物故事带回家。

  亮点

  展柜换新玻璃不现人影

  此外,珍宝馆展柜的玻璃将全部换成比利时相关工艺的无反光玻璃,观众聚集在展柜前也不会在玻璃上形成人影,便于观赏。此外,由于目前的展柜如需清洗必须拧螺丝卸下,非常繁琐,将来展柜设计成可推拉门随时能够清洗的形式。

  链接

  珍宝馆经历5次大改陈

  据悉,自1958年以来,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珍宝馆只有过5次大的改陈。

  第一次是1962年,使珍宝馆的展品较之开馆之时更为精当,尤其是在陈列形式上采取了将小件珍宝缝缀固定于斜坡座上的办法,一定程度保证了文物的安全。第二次是在“文革”时期的1972年,当时希望将帝王生活的骄奢淫逸与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进行对比,但展出效果不如人意;第三次是在1980年,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文物选用去粗取精,展览说明忌空唯实;第四次是在1990年,此次改陈变动较大,在展出地点上,由原来的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调整到南部的皇极殿、宁寿宫,使展品相对集中。在陈列方式上,采用与古建更为协调的的黄铜展柜,增加人工照明。

  第五次改陈是在2004年,也是距今最后一次改陈,当时经过8年的努力,希望打造一个设施现代、内容古雅的“馆中精品”。

  故宫房屋屋顶明年禁草

  禁烟、禁打火机、禁开放区开车……故宫继今年多项维护世界遗产尊严的措施之后,明年将向9000多间房屋屋顶的杂草宣战。

  单霁翔指出,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杂草本身的生长会破坏古建筑,同时影响观赏效果,因此明年将下大力度清除。一方面将现有的杂草除掉,另一方面不能让草籽落下,春天、秋天要各清理一次。“用化学药剂除草会很快,但是古建筑的釉面会受到伤害,故宫不会采用。”

  文物修缮不再封闭进行

  此外,从明年春天开始,人们在故宫里会看到一个新的景观——文物修缮。以往文物修缮要进行大范围围挡,封闭进行。单霁翔介绍明年开始故宫将采取类似巴黎圣母院的修缮方式——岁修。所谓岁修,指每年有计划地对各种建筑工程进行的维修和养护工作。改变过去损坏后集中修缮的方式,日常一点一点地修缮,让修缮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方式不影响观众游览。比如观众可能会在一米线之外看到保和殿的工作人员、科技保护人员正在彩绘、除尘等。在人少的淡季,这些对文物的精心修复也将成为游览中的一景。

关键词:故宫,文物保护,平安故宫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王培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