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跨界冰雪也专业:夏雨玩单板 英达冰球发烧友
导读:奥林匹克运动倡导挑战人类的极限,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各国选手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例子早已为人所知。本届冬奥会上,三位在艺术领域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的华人精英,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挑战着自己,挑战着自己现有的成功,寻找一种新的成功。北京青年报记者一一采访了这三位参与冬奥的“特殊行者”,听他们分别讲述自己的奥运故事。 夏雨玩儿单板水平不输拍电影 因为国内冰雪运动的不普及,尽管冬奥会的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中国人对于冬奥会,特别是雪上项目的了解并不多。著名演员夏雨作为一名单板滑雪发烧友,却因为自己的高段位,正好弥补了国人对于雪上运动的陌生感。这位因为“玩票”而成为解说员的电影明星,带着兴奋和开心解说着索契冬奥会,“这次经历真的让我非常难忘。” 夏雨虽然曾经因为滑雪水平很高,差点就进入了国家队,成为单板滑雪队的一员,但是作为一名演员,他还是怀着有些惶恐的心情,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冬奥会,“说实话虽然我懂一些滑板滑雪的玩法,但在那么短短的时间里想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比赛情况把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完整表达出来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的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运动员动作不同,表现不同,我的解说内容也要随之变化。几天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干什么都不容易。尤其是电视直播,不允许犯错误,不像拍电影和电视剧,错了可以再来一遍。后面的冬奥会转播解说,还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啊。”夏雨说。 当然,对于夏雨,第一次解说冬奥会,除了解说工作之外,另外一项更重要的工作是感受冬奥会,为中国代表团加油。夏雨表示,自己之前跟冰上项目接触很少,平时也不会玩,但是这届冬奥会,中国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是让他感到很振奋,“我知道中国代表团本次冬奥会夺金牌希望最大的还是冰上项目。因为有转播,我是在IBC看的电视信号。当得知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决赛中国队折损两员大将时,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既沉重又担心。可是最后李坚柔夺冠那一刻,我和周围央视的工作人员一样欢呼雀跃,庆祝首金的到来。” “奇迹总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李坚柔赛后接受采访时说的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好消息让我兴奋得半天没睡着觉。我不算是个体育专家,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一样希望咱们的健儿能多拿金牌,更能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舞台上展现自己,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夏雨说。亲身参与冬奥的他,其实更像是个疯狂的体育迷,这也许正是奥林匹克运动最广泛的基础。本报索契专电特派记者杜锐 英达冰球发烧友希望寄爱子 作为央视本次冬奥会冰球比赛的解说嘉宾,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达每天也忙碌在索契冬奥会的赛场之中。尽管北京青年报记者和英达之间,因为他喜欢打冰球的儿子英如镝已经十分熟稔,但是由于他在冬奥会期间的转播任务十分繁重,直到冬奥开幕几天后,才有时间坐在一起聊聊冬奥会,聊聊已经成为他第一大爱好的冰球。英达说:“能够亲身投身到冬奥会的形式,让我十分享受和快乐。冰球则让我仍然在成长。” 因为英如镝学打冰球,十年前英达就已经成为了一名铁杆的冰球发烧友,甚至身体力行地成为中国冰球运动普及的一位推广者。索契冬奥会已经是他第二次作为央视的解说嘉宾亮相,但是这一届的工作量明显要强于上届,“上届比赛开始阶段挺累的,主要是因为有中国女队参加,而且要出镜解说,后来中国女队被淘汰,我就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冬奥工作。这届就有点不太一样了,因为没有中国队参加,完全就是一种以旁观者的身份为观众带来冬奥会的结果,而且从始至终,每天一般都是三场比赛,每场至少要打两个多小时,工作量还是挺大的。” “不过我真的很享受这个过程,也很投入其中。否则对于我这样一个人,怎么有可能参与到冬奥会这种高水平赛事之中呢?这一点我真的要感谢冰球和我儿子。”英达说,“其实要是没有冰球,我早就已经是一个定型的人,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和日子,但是因为这项运动,我懂得了怎样去面对困难,怎样去坚持,怎样才能做到永不放弃。可以说,现在的每一天我都在成长着,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冰球。”英达对北青报记者说。 英达的这番表述,显然令记者有些意外,对于他这样一位成功的导演和演员,完全可以享受自己已经获得的所有成功和荣誉,冰球运动真的能给他的人生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吗?英达说:“冰球教会了我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前我自己打篮球,那时也会说永不放弃之类的话,但是比赛进入了垃圾时间,你说不放弃怎么可能呢?而冰球却完全不同,即使到了比赛最后一分钟,也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我曾经亲身经历过儿子参加的一场比赛,直到比赛还有一分钟,儿子的球队仍然以3比5落后,那是一场淘汰赛,我们队的家长们已经纷纷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没有人会相信奇迹。这时候,英如镝被换上场,只打了20秒就扳回一球,大家很高兴,可还是不相信会有奇迹,但是20秒之后,他真的又打进去了一个,全场一片沸腾。后来加时赛,英如镝的球队竟然淘汰了对手。这样的奇迹恐怕只有冰球比赛才能做到。” 英达现在憧憬着2022年冬奥会真的能在北京举办,希望儿子能作为东道主代表中国男子冰球队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本报索契专电特派记者杜锐 陈美从琴弦到雪道美丽变奏 在音乐界,华裔小提琴家陈美声名赫赫。但在冬奥会的舞台上,她却是一个新来者——此次在索契代表泰国队参加高山滑雪比赛。采访冬奥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终于得到了一个和身为欧米茄名人大使的她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陈美言语中传递出的那种顽强,则让人深深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巨大的魅力和强大的包容性。“我在音乐方面已经没有需要挑战的东西,只有参加冬奥会才是我对人生的又一次挑战。”陈美说。 对于陈美而言,以35岁的高龄,同那些比自己年轻将近一半的人一起参加冬奥会,不仅艰难,而且意味着极大的难度,更何况她参加的还是整个冬奥会中难度最高的一个项目——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每届冬奥会,全世界大约只有150名左右的选手能得到参赛机会,作为一名非职业选手,陈美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从艺术家到运动员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我小时候就开始演奏小提琴,从我幼年时起这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到13岁的时候,我已经发行了3张古典音乐专辑。说实话,我对这些成功已经不太在乎了。在我这个年纪,我与那些年龄差不多只有我一半大的女孩儿们一起练习滑雪,生命中能有这种新的体验真的很好。我在小时候已经在小提琴上取得了很多成功,而现在的我只想要更多地挑战自我。”谈起人生角色的这次转换,陈美这样说。 其实对于陈美而言,她能拿到索契冬奥会的参赛资格,原本就是一个艰难的经历,她甚至是在奥运参赛截止的最后一刻,才幸运地入围奥运会,这样的奋斗过程也让她无比享受,“就音乐来说,我从4岁开始拉小提琴,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学习滑雪的,但这两者的水平无法相提并论。但你同样需要执著与坚持,我喜欢挑战,因为我知道,可能与这里的每个人一样,我身上有需要去克服的惰性。所以我喜欢挑战自己。为了成为一位更优秀的滑雪运动员,我曾对自己说‘我要争取参加下一届冬奥会的资格’,我认为只要有目标,有梦想,你就应该去勇敢追寻。而很多时候,梦想往往就成真了。我的梦想就是这么实现的。”陈美说。 整个备战冬奥会的过程,对于陈美来说很艰难,也很有趣,“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能找到教练,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不相信我对这件事情是认真的。但我只是想在短期内做到最好。在6个月前我开始正规训练,我曾向其他的滑雪选手请教心得,因为演奏会前的感受与滑雪前非常不同。演奏会开始前,我让自己镇定、冷静下来,令自己的心跳平稳。但是比赛前需要雄心勃勃,需要精力旺盛,需要大声呐喊。” “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些很有趣的经历,比如,有一次我在起滑门边上看到有个男人拿着把铁铲假装在拉小提琴,之后又看到有人在边上大喊‘我在网上看了你的视频’。大家给了我很多鼓励,有时候确实会分散注意力,但更多的是支持,这让我非常感动。归根结底,当你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收获了那么多,你会明白这主要靠的是精神的力量。只要相信自己可以,你就会成功。” |
关键词:跨界,夏雨,冬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