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气将全面试行阶梯价格 居民如何跟上改革脚步
2014年,将是水、电、气等资源性商品价格改革推进的一年。当市场渐渐接过定价的接力棒时,居民是否能跟上改革的节奏? 水电气将全面试行阶梯价格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完善资源性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积极推动电力、天然气、水、铁路、航空等领域的改革,完善民用水、电、气等阶梯价格制度。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力波认为,长期以来,电价、水价、气价、油价等仍实施政府定价模式。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之手”的作用,可以更客观地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真实成本,有利于构建一个合理的价格发现机制。 事实上,近年来水、电、气等价格改革早已是步步为营。自2012年7月1日起,全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全面试行。2013年12月,发改委出台通知要求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各地区2015年底前将出台政策全面推行居民用电峰谷电价。 2013年7月,发改委发出通知,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拉开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序幕。不少专家预计,民用天然气价格改革也将以阶梯定价的形式逐渐铺开。 今年年初,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国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阶梯设置应不少于三级。其中,第一级水量原则上按覆盖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确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资源性商品定价难 在现实生活中,资源性商品定价效果往往容易被高估或者被低估。而最终,能负担超标金额以及不能再压缩需求的居民都要埋单,影响了阶梯定价的效果。 一方面,“该用还得用”的思维,让不少居民从无奈“爆表”变成了“无惧爆表”。 自2012年7月上海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后,上海居民阶梯电价按年度电量为单位、分户均每年0度-3120度(含)、3120度-4800度(含)、超过4800度三档实施。但在2013年夏季,上海数十天的高温天气导致不少居民家庭的空调“五加二、白加黑”似的运转,也使得不少家庭“提前完成”全年第一档阶梯用电量,向第二档甚至第三档迈进。 单身白领曾荣介绍,尽管早出晚归,但去年7月份和8月份,他家的电费每个月都超过300元。“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空调,这么热的天气,省电的情绪早已抛在脑后,多花几百块也要求个凉快。” 另一方面,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生活水平的高低,也让居民对阶梯定价有不同的感受。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分析认为,尽管超出基本生活用水部分的水价涨幅很大,但由于每吨水单价仅几元,超额部分也一般为数吨,所以水价改革对整体居民的支出影响并不大。 但一些低收入人群还是有些纠结。退休市民刘凤说:“我是个很爱清洁的人,叶菜很少用盆洗,洗衣服也手洗居多,一定要冲洗干净。每个月就掐着第一档额度用水,如果超出第一档我是非常心疼的。” 资源性商品应注重对接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让居民跟上改革的节奏,还需供需双方的调节。 上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胡月晓认为,对资源性商品价格的定价,应注重对接需求;避免变成单纯对消费能力的识别,最后导致有消费能力的居民无惧“爆表”,而没有消费能力的居民难以承受。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殷醒民认为,“基本需求”是相对的,对于“基本需求”的定位,要应时、应地。对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还要有补贴,而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要适当放松。 去年夏季,上海首次向城乡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等群体发放一次性“防暑降温补贴”。上海还将新调整的居民用水价格执行时间相应延后。 另外,专家也建议,资源性商品价格改革的节奏,应该“稳扎稳打”。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坦言,在非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要避免猛然将定价权下放使得少数寡头企业获利而居民利益难以保障的结果。 而在居民层面,还应进一步普及节能环保的意识和知识。 “以前我用洗衣机都是一键搞定,洗涤过程中所有环节都是用高水位;现在我会注意在洗涤环节设定低水位,在漂洗环节再设定高水位,这样也可以节水。”单身白领郑芸认为,尽管水、电、气价改革对倒逼居民节省使用有一定的作用,但节能环保的出发点,不应该单纯为了省钱。 同时,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等措施也应齐头并进。 |
关键词:阶梯价格,水电气,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