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新闻频道>>社会>>社会万象

官员再发“不易”之叹:仿佛头悬利剑 啥也不敢干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25 09:2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为官不易”只是刚刚开始

  从中央层面看,从严治吏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新一任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之后,作风建设一直是常抓不懈的主题。“八项规定”、重拳反腐、各种禁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终的指向都是作风建设。

  1月15日公布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中,“作风建设”被提到了显著位置。在公报的五项主要工作部署中,作风建设被摆在了第二位。

  而在此前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对作风建设的表述是:“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把“作风建设”作为反腐败的“治本之策”,这在之前的反腐5年规划中还从未有过。

  作风建设,是让全党向“公”看。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一点。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作风建设一直是重要命题。

  1933年,在进行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反对官僚主义作风,把“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1942年,延安时期的毛泽东写下《整顿党的作风》;1963年,他总结了官僚主义的20种表现。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共产党是否能克服官僚主义,关系到党的性质,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古代“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政治文化传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处置刘青山、张子善为典型的持续反腐,一脉相承的都是对政治之“公”的追求。在现有社会环境下,反“四风”、回归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立党之本,也是民心所向与形势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要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打好主动仗,坚决刹住节日期间的各种不正之风,以突出问题的解决,带动作风的全面好转。”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如是表示。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看来,从“官好做”到“官难当”,说明一系列整作风、反腐败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官员的特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寻租腐败的灰色空间受到了挤压。

  习近平曾在福建告诫当地官员:“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正是因为不正之风是腐败滋生的温床,才需要下大力气整饬作风;正是由于过去一些人为官太“容易”,才需要“八项规定”、一系列禁令让他们感到越来越“约束”,“带电的高压线”越来越多,为官才越来越“不易”。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很多场合,习近平喜欢引用这两句郑板桥的诗。通过整饬作风、惩治腐败,官员应当回归的是群众路线,应当倾听的,是“民间疾苦声”。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3位公务员均为化名)(记者申孟哲)

关键词:官员,反腐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丁丽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