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设施:一个重要但非唯一的防涝“风险点”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13 16:4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发生的暴雨,使得排水设施重回人们的视野。作为防治内涝的“风险点”,毫无疑问,它非常重要,但绝非唯一。

  根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2013年全国城镇新建排水管网2万多公里,不过与新建相比,既有排水设施的改造才是主旋律。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人看来,当前改造面临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资金不足;受已开发建设场地所限,组织改造要牵涉周边建筑、道路等;很多城市缺乏规划,对现状不清,盲目改造,实际效果不理想。

  这位负责人说:“即便有了专项规划,由于和城市总体规划衔接不够,因此,市政建设总显得滞后。”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管理者受“重地上、轻地下”等理念影响,对于排水设施建设维护重视不够。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说:“像排水设施这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有适度超前的发展眼光。”

  排水设施很重要,但对于城市防涝而言,并非唯一。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说:“城市防涝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开发、土地利用、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应急救援等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设施建设问题。”

  他说:“即便是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有好的规划引导、正确的技术路线、适度的资金和足够的时间过程,而这一切目前都还欠缺。”

  在邵益生看来,城市排水防涝需要三套系统协同配合发挥作用,一是地表的高位排水系统,包括草坪、道路、河沟、湖塘水系,二是地下的中位管道排水系统,三是立交桥等低凹处的泵站强排系统。

  李迅说:“据我了解的数据,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填埋的水面达70平方公里。现在看来,我们要重视湖塘水系的蓄水滞洪功能。”

  受访专家均表示,城市防涝必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清华大学教授陈吉宁说,一座城市的排水防涝水平“三分靠设施、七分靠管理”,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果说健全的雨水管网、调蓄、下渗等内涝防治工程设施是“硬件”基础,那么以排水防涝设施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先进的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就是促进我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质的飞跃的“软件”保障。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介绍,在其编制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指导下,目前,各地正在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综合规划。

  与此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还组织编制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要求各地结合普查,全面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风险,建立规范的普查信息数据库,为建立数字化城市排水防涝管控平台创造条件。

  洪涝是一种自然现象,防涝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排水的同时,如何利用雨洪,同样值得思考。(记者杜宇)

关键词:内涝,排水设施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丁丽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