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企业“淘智”京津正当时
愿政府进一步搭好平台 “为了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公司成立之初,我们主动联系了国内几乎所有开设材料学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效却不明显。”河北铠朗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姚佑说,“一个原因是科研机构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科研院所对于企业的主动诉求往往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我们怕遇到半分钟热度的企业。”北京某高校一名从事专利技术推介的老师坦言,“一些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发展态势并不稳定,有时候,合作协议签署之后,研发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学校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搞到半截,企业由于战略方向转移等多种原因,热情越来越低,慢慢就放弃了,最后吃亏的是学校。” 对于中小微民营企业来讲,“淘智”由于需要支付高额的资金,也使处于市场大浪中的企业“小舟”惴惴不安。 对此,有专家分析说:“科研机构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风险因素,使企业‘淘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间人,这无疑就是政府。” “当地政府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靠着政府有了更多底气,有了政府的牵线搭桥,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度就会提高。”姚佑介绍,该企业近70%的“淘智”行为都有政府的保驾护航。 正是看到了中小微企业“淘智”过程中政府角色的重要性,近年来,我省多地政府都在积极“有所为”。 4月15日,天津大学与张家口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致力于将张家口市打造成为天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张家口市将支持天津大学科技人员携科研成果到该市创新创业,天津大学将组织专家解决该市的主导产业及企业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逐步深化,各地政府特别是科技部门的协调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京津冀一体化的命题下,政府要搭平台,还要扫障碍。 刘书延建议:“目前,京津冀收入水平、税收政策等诸多要素还不对称,‘淘智’京津的较高成本往往压得某些中小微民营企业喘不过气来,随着协同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这些障碍还需政府帮助逐步扫清。”记者王博 |
关键词:京津冀,企业,淘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