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意义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24个字分三个层次,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做了阐述。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约请社科理论界专家撰文,对其做出解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行了具体部署。这是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理论建设上的又一重大创新,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自觉。真正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就能激发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反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就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就能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就能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意识形态。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有效地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上奋发努力、共同进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坚持用正确的意识形态整合和组织人民,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自觉投身历史运动的思想武器,这一直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与文化资源,特有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美国学者舒曼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说到:“共产党中国犹如一栋由不同的砖石砌成的大楼,她被糅合在一起,站立着,而把她糅合在一起的就是意识形态和组织。”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过去尚且如此,如今,当“这栋由不同的砖石砌成的大楼”崛起于世界之际,我们更没有任何理由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糅合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球意识形态处于从未有过的大活跃、大碰撞、大交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异常复杂的新考验、新挑战和新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经济市场化的新特点新情况,我们社会中的原有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冲击,一些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受到了质疑,致使一些人在价值评判和行为准则选择上,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无所适从。一句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必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正确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为坚持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提供坚强的“主心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文化长城;就能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质的规定性;就能为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提供科学指导,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更好地巩固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得以稳定和巩固的灵魂工程,对于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基础性的根本意义。 任何社会的国家政权都有自己占统治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精神依托和价值实现。旧政权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观的崩溃为先声,新政权的诞生也往往以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先导,国家政权的巩固、稳定和发展更是以核心价值观的强化和完善为基本支撑。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从思想意识和精神观念层面维护了自身的封建政权和统治秩序。西方资本主义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为实质内容的核心价值观,维护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兴旺和繁荣。社会主义作为新生的国家政权和崭新的社会制度,既是一种社会运动,也是一种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必然有着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来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正常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义务,有效保障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今天,我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在我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中,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就能在我国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中,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从根本上减少社会冲突;就能在我国公共需求的急剧增长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就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增强人们巩固和稳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自觉性和认同感,确保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向世人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方向性的时代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的区别,不仅在于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性质、执政理念、执政方略和执政目标,深深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历史使命、理想信仰和奋斗目标。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作为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与这些定位相适应,必然要有一个主导全党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搞好了,党就兴旺发达,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就缺乏生机和活力,走向僵化落后,导致跨台。在这个问题上,前苏联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布热津斯基就说过,苏共的垮台就是因为“瓦解了世界共产主义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制度丧失了核心价值观。这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向世人昭示了我们党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的情况下,不论在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的情况下,不论在国际国内风云如何变化的情况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毫不含糊、决不动摇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的建设。毛泽东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讲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江泽民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习近平也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既然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如此重要,就需要对它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易于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更加准确地把握。为什么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共同思想基础建设,而在今天产生了对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概括和清晰界定的需要?原因就在于,在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根本的、原则的东西有些时候却容易被自觉或不自觉地疏忽、淡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必将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和壮大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党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方位,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职业、利益等方面的差异,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国家,难以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不可能占据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创新理念,培育创新文化(300336,股吧),让一切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新的热情充分焕发,使中华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富有独特魅力,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今天,中华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发展中大国地位和世界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还不相适应。同时,西方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渗透和影响在不断加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不断从时代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有利于我们的文化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北京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