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险种:“BOSS莫怪险”上班迟到赔你钱
“人在囧途险”、“春晚收视险”、“BOSS莫怪险”、“鞭炮险”和“吃货险”......今年春节期间,各种各样以创新名义的奇葩保险产品争相开售。不过,记者发现,这些保险中大多数产品除了承保内容稍有应景创新外,主要承保责任还是“旧酒装新瓶”。 我省保险业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不要单看名头,更应该详细查看保险合同。 不少意外险很噱头 节后上班迟到赔你钱 昨天(6日)很多高速大堵车、动车晚点,很多人担心:万一今天早上不能准点赶到单位怎么办?有家保险公司提前为你考虑了——苏宁易购和华泰财险推出了“人在囧途险”和“BOSS莫怪险”。其中,“BOSS莫怪险”指的是针对春节回家过年、担心赶回节后上班时因各种交通意外导致迟到的职场人士,由保险公司赔付迟到造成的工资补贴。 “连看大年夜的央视春晚都被保险公司盯上了,现在这保险公司还真啥都敢包揽啊!”春节前夕,不少杭州市民收到一家保险公司的促销邮件后,多少有些意外。 安诚产险在全国不少城市推出的这款“春晚收视率保险”宣称,消费者投保后除了有1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障外,还能参与猜测2014年春晚收视率区间。如果猜中,投保人还可获得不同数额的购物卡和积分奖励。 春节期间请客聚会少不了,万一吃坏了肚子怎么办?国华人寿推出了一款“吃货险”,如果消费者由于食物中毒引发住院,保险赔付医疗费用,如果因食物中毒造成身故的,保险公司一次性赔偿5万元。 生命人寿也很”贴心”,针对喜欢放鞭炮的孩子推出一款9.99元的鞭炮险:如果孩子因放鞭炮而导致伤残,保险公司可赔付3万元的身故和残疾保障、5000元意外医疗费用补偿。 奇葩险盛行,缘起去年中秋的“赏月险”,消费者该不该为此掏腰包?“这些主打春节市场的保险产品名字虽然听上去很新颖,但大多数保险都属于在以往意外险主险的基础上,应景附加了一些春节特有的意外情况,承保责任大同小异。”我省保险行业相关人士坦言,如果消费者之前已经购买了人身意外险、交通意外险、旅游综合险的消费者,这些所谓的“鞭炮险”、“人在囧途险”、“吃货险”承保的意外情况基本都已经在保障范围之内,消费者没必要重复购买,多花冤枉钱。 寿险理财纷纷“触网” 用高收益博眼球 意外险越来越噱头,寿险产品也不甘寂寞。在阿里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新兴互联网理财“利器”横空出世的挑战下,从传统渠道移到网上销售,并用“高收益”作为卖点吸引消费者。 最新消息表明,支付宝将在元宵节期间针对余额宝用户推出预期收益率达7%的保险理财产品。业内人士透露,该保险理财产品与一家寿险公司合作,产品类型为万能险,投资年限为一年,保本保底,该产品的总规模为3亿元左右。 保险理财产品触网已有一段时间。去年“双11”期间,互联网上的高收益保险理财产品就火了一把。国华人寿创造了10分钟内销售“破亿”的记录,仅“双十一”当天就成交5.26亿元,共有2.13万客户购买了其收益高达7%的网销保险产品。生命人寿除了给出5.32%的预期收益率,还另外附送1.8%的淘宝“集分宝”,销售也迅速“过亿元”。 保险理财收益过高 警惕潜在风险 不过,高收益的理财保险产品也引发了市场对其偿付能力的担忧。以国华人寿为代表的中小型保险公司,虽然凭借互联网渠道实现规模上跨越式发展,但承诺高收益也给险企的投资收益能力和偿付能力提出了挑战。去年11月中旬,国华人寿、合众人寿就因偿付能力低于150%,而被监管部门暂停增设分支机构。 保险产品借助互联网“强势回归”,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如跨区域经营、大张旗鼓促销返现等涉嫌“打擦边球”的销售模式,以及对网销产品只谈收益不谈风险,保障功能“形同虚设”等问题,都引发了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我省保险业一位资深人士坦言,“目前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收益也仅仅在5%~6%之间,而互联网上的保险产品却动不动就给出高达7%的收益,实际上大多数都是‘赔本赚吆喝’,收获的仅是宣传效应及规模扩张。” 保监会相关人士也表示,此类高回报要求的保险业务,消费者要警惕各类潜在风险。 |
关键词:险种,意外险,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