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直通全国两会]医养结合养老,从高端走向普惠
主持人:记者吴绍冰胡晓梅 嘉宾: 胡万宁: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唐山市政协副主席 刘卫昌:全国政协委员、邯郸市肥乡区卜寨村村委会主任 宋福如: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在人口老龄化压力日益趋重的情况下,养老成为民生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失能的农村老人,他们既需要“养”,更需要“医”。 如何实现医与养的对接和融合?怎样建立医养结合的普惠模式?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医疗牵手养老,越走越普惠 新闻背景:早春时节,乍暖还寒。邯郸市肥乡区互助幸福院里已是春意浓浓,村医王立军忙着为幸福院里的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整理健康档案。他所在的卫生室与互助幸福院一墙之隔,有小门相通,老人们有什么事,王立军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 两会现场:“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以协作或并建方式合作,既让老年人获得服务的便利,又可以负担得起。”刘卫昌委员说,以前说起养老院、医养中心,感觉那都是城里人的福利,如今,在农村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服务。 有医疗支撑和保障的养老院才是人们最需要、最放心的养老场所。代表委员们认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已成社会发展趋势,将来市场需求会很大。刘卫昌委员举例说,肥乡区前屯村是个运输专业村,好多年轻人都在外面跑运输,家中老人得不到及时照顾。为此,区里整合医疗、卫生、社保、民政养老等资源,依托卫生院建起了养老中心,将村里32位老人集中在养老中心一起生活,推行医养结合,为老人们购买诊疗服务。“老人和医生生活在一起,医生定期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问病情,并建立了医疗档案,看病、体检特别方便。老人们早晚聚在一块儿谈养生、谈保健,其乐融融。现在,肥乡区已在全区30个村探索推行了医养结合的新模式,实现了花小钱,早治病。” “把无人照顾、缺人照顾的老人集中在互助幸福院一起生活,互助服务、自我保障,实现老有所养;同时,把卫生室、卫生院建在幸福院,医生全天候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实现老有所医,这种二合一的医养模式解决了很多老人的养老问题,建议尽快推广。”宋福如代表说。 据了解,到2016年底,全省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为1077家,其中包括70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72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3家老年专科医院和57家其他医疗机构。 医生进家庭,养老更贴心 新闻背景:邢台市探索推广“计生养老家园”“计生居家养老”“计生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模式,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并招募部分志愿者积极参与,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开展24小时全天候健康医疗服务。目前,全市有1.7万人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居家养老。 两会现场:“居家养老是河北主流的养老方式,目前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90%是居家养老。”代表委员们认为,家庭医生与居家老人签约的工作机制将成为河北人主要的养老模式。 “未来的医养结合可能会有四种形式。”胡万宁委员分析,一是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二是原有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四是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其中,最普惠的方式,应该是医生进社区、进家庭的养老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胡万宁委员说,医养结合的关键在医,只有疾病得到良好的预防,养老质量才能提高。 宋福如代表建议,鼓励村级组织开展社会养老服务,试点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为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照顾服务,同时开展面向健康老人的精神文化服务。乡镇卫生室可与老人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进行上门服务,帮助老人做好预防保健干预及日常诊疗服务。 宋福如代表认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计生基层网络,通过优质服务鼓励居家老人与家庭医生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家庭病床、社区护理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进一步规范为居家老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将更多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政府应支持基金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医养结合的建设中去,鼓励社会组织去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服务农村老人。鼓励有能力的人把它作为一种慈善事业做下去。”胡万宁委员呼吁。 健全保障机制,让普惠可持续发展 新闻背景:3月2日,广平县南阳堡镇后南堡村的刘贵芳爱心敬老院,刘贵芳正给医护人员培训。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刘贵芳筹资295万元扩建敬老院面积2250平方米,设计床位150张,医护人员增加到12人。 两会现场:“医养结合”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人们提供更多的医疗便利。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农村社区机构和设施的服务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 “今年,我省将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因此,必须推进老年医疗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宋福如代表建议,除引进专业医护人才,基层政府还可以为农村中年妇女提供养老护理技能培训,并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经过培训的妇女可以照顾农村社区中的老人,为老人提供护理、养老、康复等服务。 “医养结合绝非‘医院+养老院’那么简单,还需要机制保障。”胡万宁委员表示,比如建立相对集中、统一和独立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支付机制,形成统一的支付体系;建立以房养老的保障措施,鼓励新开发住宅配套建设医养融合服务设施,为社区老人提供完备的医养融合服务;建设医养融合型服务机构,对社会资本投资兴办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在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定点医疗等政策上要予以倾斜,鼓励招录公益性岗位,放开定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
关键词:全国两会,医养结合,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