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寒假大数据社会实践《大学生经典阅读情况调研报告》日前正式完成。该调研围绕我国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面向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大学生发放了上万份电子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317份。数据显示,全国有80%的大学生认为阅读经典“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赞同“阅读经典对自己有帮助”的比例超过9成。[详细]
  • “聆听书韵——2017春之声”朗诵会举行
    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聆听书韵——2017春之声”朗诵会昨天在北京蓬蒿剧场举行。李野墨、王明军等名家出席并朗诵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作品。[详细]
  • 网络文学出海热体现文化软实力
    网络文学正以其广泛的文学渗透力、娱乐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外国读者通过网络文学加深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对中国的理解和热爱,其中的文化输出价值难以估量。[详细]
  • 80岁新华书店“互联”时代新突围
    陪伴几代中国人成长的新华书店昨天迎来了它的80华诞,回顾这80年风雨历程的纪录片《新华书店》也于昨晚开始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为了庆贺这个重要的日子,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上周在位于北京北礼士路的新华书店总店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庆祝仪式,刚刚结束的2017北京书市上也设置了相关主题图片展,此外还将陆续举办新华阅读嘉年华、“80载书香情”及“新华情缘”征文、“最美新华书店”评选等一系列纪念活动。[详细]
  • 4.23掌阅读书节 成龙杨澜等大咖助阵
    4.23掌阅读书节 成龙杨澜等大咖助阵
    近日,成龙、杨澜、郑渊洁、大冰等数十位明星与作家的阅读海报刷屏,“阅读体”文案吸睛无数,等车期间的低头族纷纷变为抬头族。据悉,这是掌阅为助力4.23掌阅读书节而发起的“阅读的百万理由”公益读书活动,掌阅推出的4.23掌阅读书节也在活动过程中启动。[详细]
  • 公版书,这块“唐僧肉”如何吃
    公版书,这块“唐僧肉”如何吃
    按照我国著作权法50年的保护期限,2017年老舍、傅雷、陈梦家、邓拓等名家的作品结束保护期限。而从2018年开始,张恨水、潘光旦、周作人、翦伯赞、吴晗、赵树理等知名作家的作品也将陆续结束保护期。   [详细]
  • 网络时代重温读书的价值
    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前夕,一组数字令人深思。我国成年国民阅读量比去年增加0.02本,但与日本、德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近年来纸质书阅读时间总体有所提升,但与手机阅读时长的差距却越来越大。2016年,我国成年人平均每日阅读纸质书的时间为20.20分钟,看手机的时间则长达74.40分钟,是读书时间的3.7倍。[详细]
  • 吴子林:阅读文学作品要结合自身境况学会与自我对话
    4月20日下午,“书香湖南·阅读因你而美”2017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在红网演播中心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子林分享了他对全民阅读的看法。他呼吁大家多读无用的书,做有用的人,善用背脊读书,重构文学阅读的意义境遇。[详细]
  • 直面时代,“网生代”文学在向上生长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年轻作家的青春书写被指局囿于“风花雪月”或“私人体验”,文学视野显得琐碎窄化。眼下,一批聚焦互联网创业创新题材的小说,跳出了此前千人一面的小情绪、小天地,将目光投向广袤创业地带中同龄人的奋斗故事,作品打上了鲜明时代烙印,呈现出社会的多元面貌。[详细]
  •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读王小波?   
    当一个作家的作品年复一年地被印刷,被阅读,中间仿佛有一股神秘的东西在来回游动——那是穿透力,那种能够穿透时间和空间的伟大的文化魔力。具有这种魔力的,就将成为经典。[详细]
  • 不要让快餐式阅读侵蚀我们的生活【长城时评】
    快餐式的阅读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是否真的可以替代正常必要的阅读吗? 如今,我们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来认知着这个世界。公交车上、地铁上、电梯里、排队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刷着自己的手机,掌握着世界上最新鲜的新闻资讯。[详细]
  • 在阅读中打通精神生活的入口
    无论一个人手里捧起的是什么,阅读都是向上的力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带给人物质主义的无限遐思,但它的本质是连通精神,阅读是精神生活的入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