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在阅读中打通精神生活的入口

来源: 重庆日报 作者: 2017-04-21 17:26: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无论一个人手里捧起的是什么,阅读都是向上的力量。开卷有益,开机也可以有益;传统阅读形塑人的气质,新兴阅读也能给人智慧启发。

这个周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总的来说,手机阅读率高涨,而图书阅读率增长缓慢。

万物皆流变。从龟甲、兽骨到金文、竹帛,从泥板、纸草到网络、电子,文字的载体变迁,影响着阅读的变迁,也影响着人类精神的生长。在这个信息爆炸、时间碎片化的时代,有人留念油墨香味,有人亲近电子书、网络、ipad、手机,形式不一的阅读,正是时代的一种异彩斑斓。

无论一个人手里捧起的是什么,阅读都是向上的力量。开卷有益,开机也可以有益;传统阅读形塑人的气质,新兴阅读也能给人智慧启发;数字载体带来阅读的各种隐忧,纸质书籍良莠不齐,也未必一定就能贡献于一个人的心灵家园。阅读与其说是外假于物,不如说是内求于心,手机阅读率和图书阅读率的反差,带给人们阅读形式上的比较,更当激起阅读质量上的思考。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带给人物质主义的无限遐思,但它的本质是连通精神,阅读是精神生活的入口。

曾国藩有言,“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这说的是阅读可以千姿百态。有位作家讲,特殊年代、困难时期,有的人身心垮了、疲乏无力,有的人仍然精神挺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停止读书,阅读给予他们慰藉,帮助他们补充知识、充实生活。也曾听年纪大的人回忆,上世纪80年代,风气日开,排队买书的场景,不亚于贫乏年代排队买物资的热闹景况。

今天的人们,早已告别书荒年代,海量的出版物,创新的阅读介质,铺展开无比丰富的阅读世界。但不能否认,有的人精神生活的入口或杂草丛生,或锈迹斑斑,或干脆封锁——每天这么忙,压力这么大,哪来的时间读书;应酬交际、推杯换盏,心有余力不足……浮躁之气、功利之气浓厚,心为物役神失所,对阅读提不起劲、不感兴趣。

对个体,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对一个国家和社会,阅读则承载着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呈现出文明的高度。一个人不论身份地位如何,所读之书或庞而杂,或慢而精,或油墨纸香,或电子数码,总可以找到打开精神生活入口的方式。一个地方、一座城市,或设立有品质、丰富多样的书店,或在公共空间涵养阅读氛围,推动阅读成为日常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总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说,我们以何种方式对待阅读,决定我们能赢得多少精神的收获,收割多少文明的果实。

世界摄影史上有一张引人深思的照片。1940年的10月22日的伦敦,荷兰屋图书馆刚刚被德军轰炸,三个头戴礼帽的英国绅士在废墟上安静地读书,这三位读书人,向人类展示了巨大美好的存在。时间的河流奔腾向前,人类知识的版图不断加厚,无论我们阅读什么,用什么阅读,如何打通阅读这个精神生活的入口,如何让阅读这一向上的力量活力无限地生长,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作者系湖北资深媒体人)

关键词:阅读,精神生活,世界读书日,电子书

责任编辑:刘澜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