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国内

[文字实录]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5-03-10 13:35:2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何厚铧]现在请秦和委员发言,郑小燕委员准备。[ 2015-03-10 10:19 ]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我的发言题目是《着力制度创新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2015-03-10 10:19 ]

  [秦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在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攻坚期。两期叠加,给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在经济增速趋缓、财政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激发教育活力,更好满足各方面对公平、优质、多样教育的需求,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办教育面临大好机遇,同时也遭遇“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迈不开步子。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新常态,在战略层面对民办教育定位作出重大调整,对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顶层设计,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制度瓶颈,为民办学校发展拓展新的空间、注入新的动力,使其肩负起提供优质、多样教育的责任。[ 2015-03-10 10:20 ]

  [秦和]第一,大胆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无论公办教育还是民办教育,都具有公共属性,二者是互补关系,各有优势和不足。只要有利于扩大资源、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满足多样化需求,完全可以探索公办民办混合、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等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过去,我国在办学体制方面进行过探索,但由于担心出现国有资产流失、乱收费等问题,走了“弯路”甚至“回头路”。允许多种形式所有制和办学体制,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进一步拓展资源,符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方向正确,关键是要完善监管制度和配套措施。[ 2015-03-10 10:22 ]

  [秦和]第二,加强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我国有14.8万多所民办教育机构、4000多万民办学校在校生,覆盖从学前到研究生各学段。可以说,民办教育是一个庞大体系,其多样性、复杂性必然导致诉求多元化,只有分类管理,才能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近年来,国家试图在税收优惠、财政扶持、基金奖励等方面,出台支持民办教育的普惠性政策,但长期面临争议、处于难产状态,重要原因在于单一政策目标与多样化诉求的矛盾难以调和,充分说明“一刀切”的政策方案难以适应民办教育发展需求。必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民办教育的发展需求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分别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支持。[ 2015-03-10 10:22 ]

  [秦和]第三,尽快突破教师队伍“瓶颈”。民办学校唯有内涵发展,才能争取新的发展空间。制约内涵发展关键因素是教师。当前,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待遇明显不如公办教师,有的地区在落户、职称评聘等方面对民办学校教师有诸多限制,超过300多万民办学校教职工对未来缺乏稳定预期,同等条件下倾向于在公办学校从教,无形中加大民办学校选聘教师成本。对此已呼吁多年,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国家制度层面始终悬而未决。当前,社会组织登记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户籍制度正加快推进,应把握契机,下决心把这一问题解决到位,在制度上实现突破。[ 2015-03-10 10:23 ]

  [秦和]第四,全面落实对非营利性、普惠性民办学校的财政支持。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不仅可以缓解民办学校经费压力,还可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总体上扩大教育资源,最终惠及全社会。通过财政手段,还可以更好地实施宏观管理和调控,引导民办学校按照政府政策意图和方向发展。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现阶段要体现针对性、差异性、导向性,重点支持非营利性、普惠性民办学校,加强绩效考核评价,提高经费效益。[ 2015-03-10 10:24 ]

  [秦和]第五,构建民办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当前,民办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形成。要引导民办学校确立长远目标,坚持公益性取向,避免追求短期效应。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开展对民办学校的质量评估,改进信息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公开、年度审计等手段,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引导民办学校建立健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声誉。[ 2015-03-10 10:24 ]

  [何厚铧]现在请郑小燕委员发言,王新陆委员准备。[ 2015-03-10 10:25 ]

  [农工党江西省主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我的发言题目是《从慢性病分级诊疗入手缓解城市大医院“战时状态”》。[ 2015-03-10 10:25 ]

  [郑小燕]当下,城市社区医院患者就诊量不饱和,而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必须加快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以平抑城市大医院患者就诊的浪潮,解除病人奔波劳累、医生不堪重负之苦,恢复大医院承担疑难重症诊治、培养人才和进行医学科研、教学的功能定位。[ 2015-03-10 10:26 ]

  [郑小燕]患者因何病而来?据我们调研,在三甲医院门诊中,半数以上病人是慢性病患者,其中又有一部分患者病情稳定,只需开药维持常规治疗。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在三甲医院门诊中,80%以上就诊病人为慢性病患者,其中30%患者的病情稳定,在社区医院完全能够完成对其疾病的常规治疗和日常监测。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疾病谱骤然巨变,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目前全国此类患者总数超3亿人,且疾病负担已高达总疾病负担的70%。[ 2015-03-10 10:27 ]

  [郑小燕]慢性病的病程长,大多需要终身服药,且多伴有并发症、合并症。控制慢性病发展的主要环节在于日常的监管照顾,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职能所在。仅靠在大医院间断而短暂的就诊,难以实现全病程的有效治疗和规范监测。这种局面如不扭转,未来将出现慢性病并发症的增加而导致医疗费用的“井喷”,一方面给患者带来疾病痛苦,同时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通过以慢性病防治为切入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科学有序就医,强化对慢性病诊治的规范管理,既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又可节省医药、医保费用支出,并将大大缓解大医院接诊压力,根本改善看病难的局面,实现“社区接得住、医院舍得放、群众愿意去”,为逐步扩大到常见病、多发病进社区,最终实现社区首诊的医疗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建议:[ 2015-03-10 10:28 ]

  [郑小燕]一是严格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着力解决城市公立医院“办什么、办在哪、办多少、办多大”的问题,制定慢性病的分级诊疗规范,包括各类医疗机构的诊治范围、程序、标准,细化慢性病目录及临床路径、转诊程序等,明确慢性病在基层首诊,并开通双向转诊的快捷通道。[ 2015-03-10 10:29 ]

  [郑小燕]二是充分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做好社区医院和城市大医院慢性病医保用药目录的对接,调整医疗服务分级收费价格,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患者数量等预付方式取代按项目的后付方式;将临床路径与支付制度改革结合,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相互衔接。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报销比例,尤其是要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就医报销比例,引导慢性病患者合理就诊。[ 2015-03-10 10:30 ]

  [郑小燕]三是着重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在城市大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通过大医院派驻全科医生到社区,对基层卫生人员轮训、进修培养等多种方式,尽快培养一批对慢性病具有预防和诊治能力的基层医务人员,全面提升社区医院对慢性病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对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档案、就诊转诊情况、疾病评价实行信息化管理,病人的信息实现在上下级医院之间共享与利用,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让慢性病患者放心、安心到社区医院就诊。[ 2015-03-10 10:30 ]

  [郑小燕]四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把多点执业与慢性病分级诊治机制有机衔接,引导大医院医务人员深入基层。保障社区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调动医务人员服务基层的积极性。[ 2015-03-10 10:31 ]

  [郑小燕]保好基本、强实基层,关键在于建好机制,慢性病控制既为“保基本”的核心,也是“强基层”的重点。以慢性病防治为突破口,转变人民群众就医观念,建立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城市大医院“战时状态”定能有所缓解,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将会显著提升。[ 2015-03-10 10:31 ]

  [何厚铧]现在请王新陆委员发言,牛有成委员准备。[ 2015-03-10 10:32 ]

  [农工党山东省主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新陆]我的发言题目是《严格防治水污染科学合理水利用》。[ 2015-03-10 10:32 ]

  [王新陆]目前,我国水资源承载的生产生活之重负在世界范围内相当罕见。一方面水量趋紧,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左右,京津冀地区人均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500立方米“极度缺水标准”。另一方面水质趋差,全国7大流域近1/3断面水质不达标,在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较差和极差比例接近60%,水污染事件年均发生1700起以上,威胁近3亿人的饮水安全。[ 2015-03-10 10:33 ]

  [王新陆]水污染严重与水资源紧缺两大挑战并存,折射出我国水污染防治乏力、用水管水不当、执法司法不严等深层次问题,违反自然规律必然招致大自然的惩罚,水安全的战略性威胁已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因此,水污染防治必须依法有力实施,水资源利用亟待顶层科学设计,水生态安全需要系统全面保障。[ 2015-03-10 10:33 ]

  [王新陆]第一,水污染有效防治是水安全保障的生命线。我国水环境已趋整体恶化态势,一些地区已出现水质性缺水,并引发健康危害,保护生命之水源刻不容缓。建议:一是预防为主,控好源头。确保水源涵养区与江河源头等重要水源地零污染,此举应以立法保障和严格执法为主要手段。二是严堵污染物入水口。农业污染源,尤其是畜牧养殖业所致污染必须严控,提升畜牧养殖业发展标准。严控农药使用,节约使用化肥,要统筹规划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业污水排放应实现零增长,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零容忍,彻底扭转污染使少数人获益,却让整体受害的局面。三是加强严重污染水体治理,保持一般性水体不退化。以劣五类水体、城市黑臭内河为重点加强污水治理,推广上海市苏州河治理经验,用5至10年时间,实现消除严重污染水体的目标。要加强安全饮用水保障、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水及海洋污染防治。[ 2015-03-10 10:34 ]

  [王新陆]第二,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是构筑水安全的基础防线。无序过度用水是对自然重要禀赋的任性挥霍,科学合理用水是确保水安全的治本之策。建议:一是以水资源承载力来决定城市和产业发展规模、人口数量,严格划定水资源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二是强化水源战略储备,科学调配水资源,切实用好南水北调工程,把好跨流域调水关。三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和可持续性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科技创新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变为可利用水,加大海水和雨洪水资源利用度,构建现代化水网。四是拧紧水龙头,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节水工程,创建节水型社会,发挥市场机制,实现阶梯水价。[ 2015-03-10 10:35 ]

  [王新陆]第三,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并举,深化改革和法治保障并重,以水为先,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体系框架。[ 2015-03-10 10:36 ]

  [王新陆]以严控水资源的质与量为杠杆,倒逼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建议:一是建立水资源利用与污染防治的跨部门跨地域协调工作机制,将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项行动计划统筹实施。严格考核地方政府水资源保护责任落实情况,实施水体流域断面达标责任制,推行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二是现有行动计划工程性治水模式逐步向体制管理与法治保障方向过渡,将《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整合完善为一部《清洁水法》。三是以水为先,促进水环保产业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充分拉动民生领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体系框架。如2012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7%,而农村仅为8%,缩小城乡水处理差距任重道远。研究表明,市政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营合理投资应占GDP的1.5%。据此测算,我国每年应至少投资8000亿元,而目前仅有1000多亿元,如果能够充分挖掘产业潜力,将在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015-03-10 10:37 ]

  [王新陆]中华民族有爱水、治水、管水、保水的优良传统,民族复兴、永续发展必须写好水文章!让我们共同努力,依法治水,确保青山常在、绿水常流,以美丽中国支撑起健康中国,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5-03-10 10:37 ]

关键词: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