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新闻频道>>社会>>社会万象

老年大学爆棚凸显精神饥渴 因孤独空虚舍不得毕业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06 09:1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速,各种养老需求正出现急剧增长的势头。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理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老人们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包括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学习正是人的高级精神需求,是人生的一种自觉需要,不分性别、年龄、贫富。人生易老,而学习之树常青,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国际流行的教育理念。

  当前,中国人的寿命普遍延长,退休后的生活还有许多年,老年人有了自己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他们不仅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也需要琴棋书画诗酒花。他们渴望通过学习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特别是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如果老年人不学习,不仅会与时代脱节、逐渐被边缘化,而且越不进行知识“补钙”,头脑越会钝化,越会感到孤独和空虚。

  半月谈编辑部最近组织记者深入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西、湖北、黑龙江等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很多老人在退休后选择走进老年大学、社区活动室等教育培训场所,学习自己感兴趣但因各种原因没能学成的知识,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充实、愉悦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也会给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今天,老年人同样需要情感赡养、知识赡养。实现老有所养,也应包括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老年大学爆棚凸显精神饥渴

  近年来,老年大学的火爆程度丝毫不逊于一些名牌大学。在江苏、上海、湖北、黑龙江、山西等地,老年大学招生一度爆棚。老年人不仅争先恐后报名,甚至已经学成的毕业生还“赖”在学校迟迟不肯离开。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老年大学深受老人青睐的背后,是老年人存在强烈的精神饥渴。

  “一座难求”与“舍不得毕业”

  凌晨四五点钟,江苏省无锡市老年大学门口就排起了长队。队伍里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自带小板凳、干粮,看上去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早点来,根本报不上名,上次招生我就错过了。今天起个大早,没想到还是有人比我早。”排在队伍中间的何老先生看着长长的队伍,有些无可奈何。

  到了8点半学校招生工作人员上班时,排队老人已达数百人,他们争先恐后地咨询着这次开班的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很快,电脑、钢琴、舞蹈等科目就报名满额,后来的老人索性有什么班就报什么班。一位老人告诉记者:“本来想报舞蹈班,可又满了。我怎么也要报个班,回去好给老伴一个交代。”

  无锡市老年大学副校长丁建中介绍,这几年老年大学招生一直非常火爆,电脑、钢琴、舞蹈这些需要场地、需要一人一机、一人一琴的科目更是“一座难求”。现在学校正在考虑如何扩容,让更多老人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无锡老年大学的火爆在国内并非孤例。在黑龙江,哈尔滨老年大学春季招生已结束。招生办主任郑岩回忆报名那几天,直言“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湖北武汉江岸区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薛贤桂告诉记者,从周一到周六,21个教室都是场场爆满。今年春季招生时,报名的老人从三楼开始排队,一直排到操场上。许多老人想报名却报不上,只好失望地离开。

  “老年大学火爆已经持续好多年了。”山西老年大学教务处处长温忠贵说,学校创立近30年,已经从当初的400名学员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名。尽管学校场地不断扩大,设施不断增加,但还是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老人需求。

  北京市海淀区老龄大学教务主任熊振常说,老年大学学员一般经过3至6个学期的学习即可毕业,有的老人迟迟不愿毕业,最牛的“留级生”在校学习24年仍未毕业。

  哈尔滨市民郑奶奶退休多年,自从12年前在老年大学报上名后,直到今天仍未毕业。从最初学声乐、舞蹈,到现在练太极、学京剧,她几乎把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了个遍,但仍不“知足”。在她看来,上大学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年轻人追求进步的目的不同,很多老年人继续学习的出发点是有事儿干。我们这儿很多学员即使完成了课程学习,还是愿意继续待着。”浙江温州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陈春勉说,温州老年大学开设一些课程,很多学员的水平比老师都高,但还是愿意来学,因为有个平台能够沟通交流。

  郑岩表示,大量留校生和不断增加的报名者,使得哈尔滨老年大学在校学员不断增加。近5年来,该校在校学员平均每年以15.8%的速度攀升,今年已从去年的1.5万人增加到2万人。

  杭州市退休干部大学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愿意退课的老人很少,为了让更多的人报上名,不得不对报名科目做出限制,每人最多只能报两门课,但这一措施仍然难以解决问题。

  除了老年大学,不少社区还出现了居委会组织的兴趣班和老人们自发组织的学习小组。在北京金宝街东城行政大厅五楼,就有数十个老年学习班,每个班都是名额爆满。

 [1] [2] 下一页

关键词:老年大学,养老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半月谈
责任编辑:李雪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