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兵的坚守—记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01 14:4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为群众,就是守阵地”

  张家泉村口,立着一块修路石碑,捐资名单的第一个便是朱彦夫,出资1000元。立碑时间是2004年春,距朱彦夫卸任村支书已22年。

  大女儿朱向华说,虽然离开张家泉多年,父亲最喜欢的还是聊村里的人和事。“每当看到电视上有什么致富信息,只要觉得村里能用上,他就写下来,等村里来人就交给他们。”

  从1957年到1982年,朱彦夫干了25年村支书。为了群众脱贫致富,这位重残老战士,一直坚守着张家泉这个“阵地”。

  “为群众,就是守阵地。怎么守?拼还是不拼,干还是不干,效果不一样,境界更不一样。”朱彦夫的选择,就是一个字——拼!

  天气热的时候,朱彦夫的残腿几乎是每走必破。为对付钻心的疼痛,朱彦夫就大声唱歌。“呻吟和唱歌同样是声音,却天壤之别,一个是忧伤,一个是乐观,唱比叹好,笑比哭好,这是验证革命意志的试金石。”在他1965年12月1日的日记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1971年,朱彦夫开始为张家泉架电而奔波。没想到,这场“仗”整整打了7年。

  架电器材短缺,供电部门爱莫能助,沿途村庄不施援手,村里要通电,只能自己想办法买器材。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朱彦夫不信这个邪。他利用一切外出机会,到处联系架电器材,原本要两个小时卸一次的假肢,经常一捆就是十几个小时。

  “那一年夏天,我到博山采购,为省下住宿钱,晚上我就睡在马路边,卸下假肢当枕头。过路的人很多,时不时就有人停下来,疑惑又同情地看我几眼,胆小一点的远远地站那儿嘟囔一句,‘这人真可怜,没儿没女的……’胆大一点的俯身在我脸前扔下几分钱……”

  多年以后,在自己的传记文学作品《男儿无悔》中,朱彦夫述说了那次经历。7年间,有太多这样的酸甜苦辣。但终究,两万多公里的奔波,换回了15公里的架电材料。张家泉,也在周边10多个村中第一个用上了电。

  “跟着老朱走就是跟着党走。”父老乡亲们不会讲大道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只要有老朱这股子不要命的劲头,张家泉这块阵地就永远不会丢。”

  信念撑起生命之脊(短评)

  14岁参军入伍,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17岁受伤致残,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失去双脚、双手、左眼,右眼视力仅0.3。作为一个有功之臣、重残之人,朱彦夫本可躺在荣军医院安享优抚,靠国家养活一辈子,让别人照顾一辈子。

  然而,他却拖着重残之躯,在长达25年的光阴中,带领父老乡亲栉风沐雨,治理荒山,兴修水利,把一个穷村改造得焕然一新;在长达7年的光阴中,文盲出身的他,用嘴咬着笔、用残臂抱着笔,用掉约半吨稿纸,出版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是什么,驱使着朱彦夫如此自强不息、冲锋不止,用有限的生命书写生命的极限?是什么,激励着年已八旬的耄耋老人,到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是坚强的信念。朱彦夫说过,“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人活着,就得奋斗;奋斗着,就是幸福;奋斗不止,幸福就不断”……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就是这位老共产党员的坚强信念。

  凭着这坚强的信念,功臣朱彦夫拒绝舒适的“寄生生活”,不向命运低头屈服;凭着这坚强的信念,党员朱彦夫不断为父老乡亲谋福祉;凭着这坚强的信念,老兵朱彦夫顽强冲锋了一辈子,支撑起他脆弱却又坚强的生命之脊。

关键词:老兵,坚守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雪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