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缺少的,只是一个舞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14-01-13 10:18:5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我们缺少的,只是一个舞台”

  自从2011年第一届“打工者春晚”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首次亮相,到如今,已是第三届了。它逐渐受到多个地区工友的关注。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节目单上出现了不少小品,还有哑剧、歌舞剧。

  “歌曲传递的信息少一些,而小品有剧情,更能真实立体地反映工人们的现实生活。”“打工春晚”负责人、工友之家总干事孙恒说。

  小品《快乐的家政工》里,一瓶酸奶不见了,女主人对家政女工起了误会:“家里就你和我,没见,难道它长翅膀飞了?”

  小品中的“演员”,都是真正的家政工。

  “来自农村,并不意味着不懂生活,琐碎的工作,没有磨灭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与热爱。我们缺少的,只是一个舞台。”家政女工宣传片中的这席话,成为她们的心声。

  在富平女工艺术团负责人王丽的印象里,小品中的演员之一,来自甘肃兰州的家政女工庞多平,是特别朴实、爱害羞的一个姑娘。“去年她刚来的时候,穿的还是自己家纳的千层底鞋。练习时,她觉得自己不行,光站在后面不说话,就低着头乐。”

  而通过近一年的练习,庞多平自己也觉得,表演越来越自然,“我也更自信了”。

  而刘小磊还是很紧张。彩排的时候,他说自己的腿都在发抖。

  “以前基本都是自己弹弹唱唱,没遇到过什么大舞台,打工者春晚给了我这样一个舞台。”

  直到演出前,小磊还担心自己吃太饱,演出时会唱不出来。“现在很激动、紧张、期待。”这次,他就是从农闲的老家来到北京,参加“打工者春晚”。

  让孙恒惊讶的是,往年都是主创人员自己张罗节目,“今年居然有很多工友主动来参与,也有很多志愿者。”孙恒说,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大家能有一个舞台自娱自乐,过节“闹闹联欢”。

  这次活动的副导演宋义就专门从山东赶来,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宋义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和启发。比如这次选用小剧场的场地,就是听了他们的建议,他们认为小剧场氛围好,能说心里话。”

  也许是因为自己也在工厂打过工,并在流水线上呆了长达7年的时间,宋义想为“打工者春晚”出一份力。

  技校钳工出身的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淄博一家公司的电气流水线车间,成了一名维修工人,“有时候吐唾沫都是红的,以为喉咙破了,其实都是气。”

  在给气瓶“耍沙”的过程中,铁沙曾经3次打到他的角膜,粘住了。“只能去医院用针或镊子挑出来,特别疼。”宋义说。

  在他看来,“打工者春晚”的平台上,歌曲等原创节目都是打工者生活的积累,非常贴近生活,“真正反映了打工群体的生活状况”。

  “打工者春晚”讲的,也不只是首都打工者的故事。武汉的“星辰工友家园”就带来了一出哑剧《忐忑》。它讲的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辞工难”。

  刚刚来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原以为在工厂里打工,向往着美好未来,但是,工作时间之长,密度之大,让他成了一个麻木的干活机器,最后在被老板开了一张罚款单后,决定辞职。然而,老板却拿着合同不放手。最后,戏剧性地,工人通过假死,终于换来了那张辞职书。

关键词:农民工,舞台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