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2013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托马斯·品钦生平及代表作

来源: 人民网  
2013-10-11 04:02:13
分享:

《万有引力之虹》封面 资料图

《万有引力之虹》内容及选摘

作  者:[美] 托马斯·品钦 著 张文字 黄向荣 译

出  版  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01

内容简介:

《万有引力之虹》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美国乃至世界20世纪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西方曾引起巨大争议,有人称它是当代文学的顶峰,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预告世界末日”的呓语。这部巨著故事情节复杂,梦境一般的幻想中充满了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交叉关系,五花八门、古怪零乱的叙述,似是而非的议论以及物理学、火箭工程学、高等数学、心理学、国际政治、异常性爱的描写。

精彩书摘:

“可是我没有去,这就要紧了——”

“别回到他们那里去了。”

在如水流动的今夜,暗藏的鱼儿躲在无法折射出来的位置和角度。他们就是卡婕和快蹄儿,他最想见的两个人。他试图修改来到门口的声音,把它们变成口琴上的音符,但是没成功。他想要的东西隐藏太深……

天就要亮的时候,传来了很响亮的敲门声,硬如钢铁。斯洛索普这次意识到自己不能出声。

“起来,开门。”

“军警。开门。”

美国口音,祖国口音,尖尖的,很冷。他一动不动地躺着,生怕床上的弹簧暴露自己。这也许是他第一次听到美国人对外国人说话的口气。后来回想起来觉得最出乎意料的是口气里的那种妄自尊大,靠的不是实力,而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理直气壮……很久以前有人告诉过他,他会在纳粹,尤其是日本鬼子那里听到这种声音——“我们”总是公正的——可是此刻门外的这一对却叫人泄了底气,其作用堪比约翰·韦恩(D用日语喊“万岁!”的特写照(拍照角度正好突出了他的斜眼,有趣的是以前没注意过)。

“瑞,你等等,他在那边——”

“郝柏!你这个混蛋,过来——”

“我穿紧身衣的时候你们再也别想抓得着了……”郝柏的声音消失在拐角处,军警们追了上去。

黎明透过黄褐色的窗帘,降临在斯洛索普身上。他明白,这是自己“出来”后的第一个白天。是第一个自由的早晨。他不用再回去了。自由?他终于睡着了。快到中午的时候,一个女郎用万能钥匙打开门进来,给他留下了那些证件。现在他的身份是英国战地记者,名叫伊恩·斯加佛林。

“这是我们的一个人在苏黎世的地址。马科星祝你好运,还问你为啥耽搁了这么久。”

“你是说他想知道答案?”

“他说你得想一想。”

“我说,”他刚想起一个问题,“你们这些人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完全是为了自由?”

“谁知道呢?我们得按规矩办。你肯定也处在某种规矩中,就现在。”

“哦……”

她已经走了。斯洛索普环顾周围:日光下,这个地方简陋、平常。蟑螂在这儿肯定都不会舒服的……他这么快就离开了?就像卡婕一样,马不停蹄地跑。就在这种房间串成的链条上跑,在每间屋子里只能待很短的时间,缓一口气,或者添一分绝望,又被迫往下一间屋子走。现在再也没有回头路了?甚至没有时间去了解罗西尼街了:那些人在窗口大声叫嚷什么?哪个地方的东西好吃?人人在这初夏时光里用口哨吹奏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一周后,他到了苏黎世,那是在乘火车完成了长途跋涉之后。那些钢铁的物件儿踽踽独行着,每天都氤氲在雾中。时间在模仿秀中过去:模仿分子,模仿分、合、配对、再配对的工业合成过程。他打着盹,朦胧中看到了阿尔卑斯山脉、浓雾、深谷、隧道、在难以想象的高处舍命劳动的人、黑暗中的牛铃;早晨是碧绿的堤岸、牧场的湿气,窗外总有一些胡子拉碴的工人正要去修某段铁路;在调度场长久地等待,那里的铁轨就像一层层洋葱,被一截一截地切断;灰蒙蒙、阴沉沉的地方,夜晚吹着口哨,并轨、碰撞、旁轨,盯着傍晚山坡上的牛,火车轰轰而过时等在交叉路口的军车队,走到哪里都没有明确的国别,甚至交战国之间也没有。只有战争,只有满目疮痍的土地,而“中立国瑞士”的叫法便显得乏味而老套,虽然得到了认可,却不乏讽刺意味,正如“解放了的法兰西”、“极权主义的德国”、“法西斯西班牙”等叫法一样……

战争把时间和空间配置成了自己需要的形式。现在,轨道分开了,进入了不同的网络中。从表面上看,真正具有毁灭性的,是把铁路空间用于其他意图——他虽然第一次走这条路,却已开始感觉到那些意图的要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托马斯·品钦责任编辑: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