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媒体见证年画村巨变
“来这里看看花、散散步,环境漂亮美食多,安逸得很哦!”5月5日,正值周末。漫步在孝德镇年画村,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游客或是骑游绿道,或是闲坐乡村咖啡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园,在游客们体验别样乡村旅游乐趣的同时,更折射出年画村农家生活的幸福和甜蜜。提起如今的变化,村里人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万万没想到”。
绵竹年画
巨变:从几户人到1500人年画产值已超3000万
中国绵竹年画村位于绵竹市孝德镇,起源于北宋,以彩绘见长,地方特色浓厚。绵竹年画村更与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并称中国四大“年画之乡”。在“5·12”大地震中,绵竹年画遭到了沉重打击,著名的年画村被毁殆尽,年画博物馆受损关闭。面对灾难,年画人没有倒下,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记录着历史,接迎着挑战。震后的年画村百废待兴,恢复年画村的原貌,依托传统的年画发展致富,成为灾后重建者思考的重要问题。很快,在援建单位的帮助下,当地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一个新的年画村拔地而起,年画重新出现在新建农房的墙壁上。
重建家园后,绵竹人不忘把年画这个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年画绘制家庭作坊也从地震前的几户,增至现在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的人员达1500余人,带动数千户老百姓增收致富。
据介绍,年画村本不是一个村落,灾后重建时,当地为更好传承和发扬绵竹年画,将射箭台村、大乘村和石墙村合并为“年画村”,2011年成功创建4A级景区。
陈刚低着头专心地为年画上色
今年37岁的陈刚是陈家年画第九代传承人。当四川新闻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的画室里正低着头专心地为年画上色。“我们家三代从事年画创作,我的手艺也都是跟爷爷和父亲学的。”他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就是看到年画的发展前景,他才放弃了广州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潜心学习年画技艺,并经营起一个年画店。“地震发生前,绵竹年画知名度不高,灾后重建中,年画的知名度高了,买画的人也多了。”
据悉,绵竹年画曾多次受邀赴美、英、法、日、韩等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展出,年画产品远销美、法、英、日、新加坡、台湾、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目前,全绵竹年画的销售额已经达到3000余万。
媒体参观、采访绵竹年画展示馆
奋进:“年画+N产业”加速奔向小康
如今的年画村,正依托年画文化,结合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打响了“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向日葵展、菊花展、戏水乐园、郁金香展、灯光展……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留住了村民外出打工的脚步,“四季好玩”的节庆旅游项目更是成为年画村的乡村生态旅游特色。
如今年画村的变化让殷坤全万万没想到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村里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便会打挤。来耍的人太多,车没处停,要吃饭得提前预订。”今年63岁的殷坤全,18岁开始从事农村厨艺(办坝坝宴),掌握一手乡村菜的绝活。不仅仅是在绵竹,什邡、广汉只要附近有人办坝坝宴的,他都会带上炊具去。“累啊,还挣不了几个钱。”
“5·12”特大地震中,老殷家的房屋倒塌,在苏州援建者的帮助下,震后一年,他和乡亲们就一起搬进了由苏州免费规划设计并大力支持建设的集中居住点。
年画村一角
灾后重建后,政府鼓励殷坤全一家全发展餐饮业,搞农家乐。刚开始,殷坤全还将信将疑。“开在这里,怕没几个人来吃哟。”随后,江苏决定对率先搞农家乐的农户给予奖励补贴。2009年,殷坤全的农家乐在全村率先开业,他用亲手做的“八大碗”款待苏州援建者。殷坤全的“八大碗”开业之初,规模并不大,只能接待50位客人。“那时很多人都还不晓得我这个地方。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到年画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我的农家乐规模也扩大了,生意也好了。”今年“五一”小长假,殷坤全的营业额就超过了两万。“现在的变化大啊,这样的日子,真是万万没想到!”殷坤全感慨到。
近年来,年画村还不断转变传统农业耕种方式,流转土地种植葡萄、草莓及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同时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全力打造集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和特色农庄,使之成为都市人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