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时政要闻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阜平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脱贫攻坚五年间

来源: 河北日报  刘清波 赵书华 李遥
2017-12-29 07:27:59
分享:

  鸟瞰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群山环抱,美景如画。(资料片)记者田明赵威摄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在中国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战中,阜平,注定会被写下浓重而深情的一笔。

  2012年岁末,党的十八大后仅40多天,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外出视察,也是第一次赴农村地区视察,就来到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的阜平县,冒严寒、踏冰雪看望困难群众,共商脱贫之策。

  在这里,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这里,总书记鼓励干部群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阜平,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诞生的红色热土,中国第一声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号角吹响的激情战场。

  五年间,20多万阜平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汗水和泥,苦干实干,谱写了一曲革命老区奋力脱贫攻坚的慷慨壮歌。

  “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

  ——产业扶贫重精准,让“干等着”的群众“干起来”,扶贫“造血”“气血十足”

  “真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一直惦念俺们的总书记!”说这话的,是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2017年,同样是年终岁尾,顾瑞利和乡亲们的心劲儿和五年前可大不同了。

  顾瑞利说的好消息,是最近骆驼湾村刚刚顺利完成了贫困村退出验收。

  同时完成验收的,还有总书记当年视察过的顾家台村。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踏雪视察阜平,到骆驼湾、顾家台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当时,这两个村还都是贫困村。

  现在,通过发展食用菌种植业、乡村旅游业,骆驼湾村的贫困户由五年前的146户减少到了5户,顾家台村贫困户由75户减少到了4户。

  光是小小的骆驼湾村,就已经有了50多辆家用轿车。

  “是总书记给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给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顾瑞利说。

  阜平县志记载,“阜”为“兴旺昌盛”之意。这其中,寄托着千百年来世世代代阜平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盼。如今,这片贫瘠的土地正在逐步实现兴旺昌盛的梦想。

  1941年1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以这样的方式记载了阜平的红色坚守:坚持抗战,需向阜平看齐……创造千百个类似阜平的巩固堡垒。

  战火硝烟中,这片天然的防御屏障孕育了建立新中国的红色基因。然而,在和平年代里,崎岖山路却阻碍着阜平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

  这里有我国北方山区最贫瘠的自然条件: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除了10多万亩水浇地,剩下的大都是用石头块垒在山梁上的“薄田”,只有十几厘米厚的土,经常是春天风一刮,夏天水一冲,地就没了。

  直到2012年,阜平仍有近一半人深陷贫困,全县30%人口没有初中以上学历。

  阜平不变,寝食难安。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阜平脱贫攻坚工作,以高度的政治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汇聚各方力量,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领阜平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省委书记王东峰上任伊始便赶赴阜平调研,亲切看望干部群众,指导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他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凝聚信心斗志和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和贫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也一直牵挂着阜平的脱贫攻坚工作。在阜平,他要求,要全面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脱贫攻坚重大战略思想,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

  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立足自身县情,阜平确定了“三年大见成效、五年稳定脱贫、八年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

  老区脱贫难在哪儿?难在基础设施薄弱、人才资金匮乏,但最根本难在发展思路的落后。

  想透这个道理,阜平曾走过不少弯路。

  长久以来,小农经济在阜平一直占主导地位。习惯了脸朝黄土背朝天,山里人从不打望外面的世界。脱贫,就是等上级“给救济”。

  曾让龙泉关镇干部哭笑不得的是,国家救助贫困户的棉大衣发下去,有个村的村民要求平分。老乡说:“分不了一整件,要个袖子要个领子也行,然后等机会再要,攒够了缝在一起穿。”

  当地干部意识到,治穷,必须动员群众发展产业。于是,阜平县大力推广种核桃树、枣树,养肉牛、肉羊,家家户户掀起“两种两养”热潮。

  看似脱贫有望,然而并不乐观。

  阜平海拔高,冬季严寒,再加上缺乏技术指导,慢慢地,牛棚空了,羊圈空了,山上的果树也死了。

  怎么才能稳定脱贫?

  “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给当地左冲右突的脱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脱贫与奔小康两步并作一步考虑,阜平需要扬长避短。”阜平县委书记郝国赤说,食用菌种植业、旅游业、家庭手工业等是符合阜平自身发展条件的特色产业。必须利用好优势资源,发展产业,才能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路找到了,但走起来却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天,在史家寨乡一处蘑菇大棚种植基地,查看完蘑菇产业发展情况的阜平县县长刘靖刚要上车,却被一个人拦住了。

  “县长,政府让我种蘑菇,万一赔了咋办?”下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卫青问。

  这几年,为尽快让农民脱贫致富,阜平县委、县政府号召农民建大棚种蘑菇,并建立“政府+企业+农户”模式,龙头企业生产菌棒,农户负责大棚里种菇,采出的菇由提供菌棒的企业回购。

  从一开始,身患轻微残疾的王卫青心里便不断打退堂鼓:“建大棚要钱要技术,咱都没有。”

  王卫青的想法在当时的阜平普遍存在。刘靖清晰地记得,县里在2015年10月动工兴建了217个蘑菇大棚。但直到2016年3月,只有3户农民报名承包。

  尽管干部们磨破了嘴,专家们跑断了腿,可依旧没人动。

  问题倒逼改革。县里推出“政银企户保”贷款模式,政府搭台增信、银行降槛降息、企业农户承贷、农业保险兜底保障。协调联动下,群众无需抵押,便可申请贷款。

  没了后顾之忧,王卫青打起精神,利用8万多元贷款搞起了一个大棚。

  然而,从没有种过蘑菇的王卫青一直战战兢兢,总怕出岔子。

  见到刘靖时,有的种植户的大棚已经开始大量出蘑菇了,但王卫青和大多数种植户的大棚却没有半点要出菇的迹象。他犯起了嘀咕。

  走进大棚里,查看一番,刘靖笑着说:“人家出菇早是因为菌棒运输过程中不小心‘震醒’了,你这个才是正常生长。按我说的办,我们打个赌,你弄大棚赔钱了我拿自己工资补。”自大力发展蘑菇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以来,刘靖俨然已是蘑菇种植专家。

  “那一言为定!”王卫青笑了。

  和县长“打赌”后没几天,王卫青的大棚便开始成规模地出菇了。第一茬菇采摘不太及时导致品级下降,但也挣了3万元。第二茬菇,王卫青到手5万元,这让他更加干劲十足。

  “县长,种蘑菇还真行!”再次见到刘靖的王卫青笑得合不拢嘴。

  一个个脱贫的火种,点燃了全县贫困群众致富的激情。截至目前,阜平县已建起4000多个食用菌大棚,带动农户1.1万户,其中贫困户3800多户。到明年,全县将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3.2万亩,带动3.2万户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如今,人们谈论的不再是种不种的问题,而是种什么品种的问题。”刘靖说。

  脱贫攻坚要得胜,撸起袖子加油干!食用菌种植业、旅游业、家庭手工业……一个个立足自身资源特点的扶贫产业,在阜平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五年冲刺,五年跨越。

  阜平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0.81万人下降到2017年的2.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五年前的逾50%降至2017年的13.6%。

  “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重润认为,从坐等救济到发展个体经济,再到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再生造血机制,阜平为全省脱贫攻坚闯出一条新路。

  “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民生保障补短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扶危助困雪中送炭

  12月23日中午,和煦的阳光照在骆驼湾村旁的崇山峻岭上,照在错落有致的新民居上。

  “总书记那年来时,我62岁,今年我67岁了!”身体硬朗的唐宗秀告诉记者。

  当年,总书记踏雪来到骆驼湾村,唐宗秀曾挽着总书记的手臂,走过黄泥山墙。

  依旧是那面独具太行山区民居特色的黄泥山墙,但墙面抹的早已不是泥土,而是更为坚固的新型涂料。

  2016年秋天,作为骆驼湾村首批改造提升的农户,唐宗秀搬进了新家。

  这套面积为92.95平方米的房子,不仅厨卫设施一应俱全,而且具有保温隔热功能。修建这座房子,唐宗秀自付4.26万元,其他费用全部来自政府补贴。

  “总想给总书记捎个话,五年了,现在我们吃得好,住得好,心情也好!”唐宗秀高兴地说。

  如今,不仅唐宗秀有了新房,骆驼湾全村264户村民也都有了新房。

  阜平县美丽乡村办公室的侯彦军告诉我们,阜平采取三种方式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一是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农户实施就地城镇化,二是对有特色、适合发展旅游的村庄进行改造提升,三是对居住分散、生活条件恶劣的村庄进行易地迁建。一户一宅,一家不漏。目前,全县正在推进52个项目点建设,涉及85个行政村,共2.04万户、6.73万人。

  唐荣斌老汉家,总书记来村时的5幅大照片挂在墙上。

  “五年了,很想念总书记。他从外面进来时的样子,一直真真儿地就在咱眼前。”唐荣斌说。

  说起五年来的最大变化,多病的唐荣斌说,如今他再也不用为医药费发愁了。

  今年4月,老唐心血管病复发,在县医院住院十多天,实际发生治疗费用6000多元。让老唐没想到的是,出院交费时,他自己只掏了10元钱!

  原来,从2015年到2016年,阜平先后试行对参加新农合大病患者及特殊慢性病患者进行再补偿,对60岁以上参合人员县域内住院治疗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100%予以补偿。

  政策的出台,源自一番细致的调研。

  郝国赤说:“衡量一个家庭是不是贫困户,不能只看收入,还要看支出。一个农民有两万块钱,但如果他养着两个大学生,那么,生活可能就非常紧张。一位老人,他手里有万元存款,但一场大病可能就使他返贫。”

  为此,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阜平建立起补偿机制,每年财政投入达4000万元,让贫困群众不再“无钱治病、因病返贫”。

  穿越历史的尘埃,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使命。

  “阜平不富,死不瞑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辗转得知阜平百姓依然贫苦的消息,动情地说:老百姓保护了我们、养育了我们……阜平的乡亲们现在生活还没有明显改善,我于心不忍。

  让聂帅心心念念的阜平,曾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抗战时期,阜平以不足9万人口,养活了9万多人的抗日部队。全县2万人参军参战,5000多人光荣牺牲。

  革命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总书记当年在这里说过的话言犹在耳。

  从就业到教育,从医疗到住房……紧紧扭住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个基本保障,阜平正在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采访中记者发现,阜平县虽财力微薄,但在教育投入上却毫不吝啬。

  在距离骆驼湾村两公里的龙泉关镇,去年10月份落成的龙泉关学校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学校,暗黄色风格的现代化建筑映入眼帘,这里环境优美,各种硬件设施丝毫不差于县城学校。

  龙泉关学校是阜平异地迁建改扩建的13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之一。为建设这所农村学校,各级财政投入资金达5000万元。

  硬件改善了,还要提升软实力。2017年4月,龙泉关学校与保定名校——保定师范附属学校签约,开启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贫困地区教育的新探索。

  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副校长高彦芹说,保定师范附属学校一方面向龙泉关学校引入艺术、体育、科技等课程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派驻专职校领导带动学校整体理念转变,提升管理水平。

  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们不仅可以享受国家免学费、免课本费、免住宿费的“三免”政策,每人每天还可享受到一顿价值4元的免费午餐。

  治贫先治愚。阜平把发展教育作为脱贫的根本之策,坚持软硬件一起抓,确保贫困家庭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对孤儿、单亲家庭和重大疾病家庭子女,阜平建立救助库,由县财政出钱,救助标准为中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小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县财政每年编列1300万元,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覆盖的救助体系。

  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实施农村低保分类施保政策,确保低保对象吃穿不愁……阜平打出的民生保障“组合拳”,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民生福利,增强了更多的获得感。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扶贫扶智更扶志,鼓起干群精气神,阜平创富“血气方刚”

  在阜平采访,我们为五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兴奋着:

  崇山峻岭间,一座座食用菌大棚昂然挺立,一个个村庄整洁美丽,一片片山间果园点缀其中……到处是生机和活力,到处是信心和力量。

  “你问我什么?枪、弹药,埋在哪儿?来,我告诉你!枪、弹药统统埋在我的心里!”在阜平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70多年前刻在墙上的诗句,依然清晰可见。

  时光岁月演进不滞。在总书记的鼓励下,阜平干部群众不拘泥眼前、不受制现实、不畏惧挑战,敢于叫板困难的精神和决心正在把黄土变成黄金。

  来到“阜平大枣第一村”——北果园乡店房村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山间枣林。一条崭新的盘山公路穿越其中。山下,还建起了大枣深加工企业。

  谁也不会想到,三年前,店房村还是一副贫瘠的模样。

  要想富,先修路。经过商议,店房村党支部书记刘淑军和村民决定修一条长达18.8公里的盘山路,建起枣树生态园。

  “很多外边的人都来帮扶阜平,咱阜平人得自己先干起来!”刘淑军说。2015年,刘淑军和村党支部成员全部上山。他们搭起简易窝棚,拉来灶具就地起灶。

  修路期间,尽管家就在山下,但为了赶进度,刘淑军常常十天半月不回一次。饭菜有时供给不上,两袋方便面就能顶一整天。

  一次,刘淑军14岁的儿子发高烧要送医院。妻子给他打电话,刘淑军回了一句:“你带孩子先去吧,等忙完我就过去。”媳妇和孩子在医院等他,一等不来,二等不来,最后等孩子出了院,刘淑军还在山上忙……

  从村到乡再到县,阜平各级党员干部如运转起来的发条,停不下来。

  2016年,阜平县金融办这个仅有12名员工的小团队,全年帮助办理贷款6.13亿元,人均办理贷款5100多万元。

  食用菌大棚贷款集中发放时,几乎每位员工都要加班到次日凌晨二三时。

  青年职工张富的孩子出生后,他几乎很少正点回过家。孩子都一岁了,还把张富当作陌生人。为了不让孩子忘记他的形象,妻子只能通过手机视频,让孩子练习叫“爸爸”……

  说到这时,张富眼中闪烁起温柔的泪光,但很快又笑了:“大家都一样,这算什么呢?全县推进脱贫攻坚,金融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一环,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没有什么比追求幸福更能激发热情与激情;没有什么比上下同欲更能凝聚精神和力量。

  2017年,中央、省、市、县帮扶阜平县209个村,安排帮扶人员628人。

  这几天,在台峪乡台峪村驻村帮扶的河北建投集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杨洪池,正忙着和村委会主任张文国商量建设养猪场的事。

  按照规划,河北建投集团驻村工作组向台峪村支持资金300万元,协助建设一座占地100亩的标准化养猪场,并输出集团在管理方面的经验,帮助当地村民实施产业脱贫。

  如今,养猪场场地平整已经完成。“进入冬季,虽然户外施工停止了,但养猪场规划设计必须抓紧做,争取明年一开春就开工建设。”杨洪池对张文国说。

  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合力“创”富奔小康。

  从一个有志青年堕落成“废人”,再崛起为一个“能人”——这几年,台峪乡井儿沟村青年郑树南经历了这样的人生起伏。

  郑树南曾在南宁市当兵。2008年,他带着在当地结识的女友许春芳复员回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郑树南很茫然,天天闲逛。在许春芳眼里,郑树南彻底堕落成了一个“废人”。

  这几年,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声传遍了全县的每一个角落。创业没钱有贷款,技术不懂有培训,各种好政策点燃了郑树南脱贫的激情。

  去年,郑树南贷款15万元建起一座小型养猪场。如今,5头成年母猪已经生了60多头小猪。

  对于郑树南现在的表现,妻子许春芳笑道:“猪场里那么脏,他也不嫌臭。母猪生小猪时,他自己给小猪接生。猪生了病,吃什么药、打什么针,他都懂!”

  对脱贫的执念,抽掉了郑树南的“懒筋”。除了养猪,他还联合父母承包了两个蘑菇大棚。就在上个月,他还上了第一笔5万元贷款。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他信心十足:“总书记盼着我们富,我们也想着致富。大家想到一块去,这事一定能成!”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而且越往后任务越艰巨、骨头越难啃。

  五年来,阜平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从复退军人、离退休干部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选树了462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精准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成脱贫奔小康的战斗堡垒。同时,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共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511件,立案9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73人,移送司法机关问题线索24件、41人……

  “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所有工作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都向脱贫攻坚聚合。”省扶贫办主任李志刚认为,“阜平探索”,正在为全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样本。

  五年前,那条总书记在寒冬中走过的乡间小路,如今已变成平坦开阔的柏油马路;

  五年前,那一双双总书记在寒风中握过的粗糙的手,如今已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遒劲力量;

  五年前,那些总书记嘘寒问暖、记挂在心的阜平乡亲,今天有句贴心话儿想捎给他们心里那位“最亲的人”——“幸福的好日子就在眼前啦!”

关键词:阜平,脱贫攻坚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