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别消费民族抗战”
由省文联主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回顾与前瞻——抗战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昨日在南京举行。来自全省文学、美术、戏剧、影视等各文艺门类的老中青三代文艺评论家,围绕抗战精神的传承和抗战题材的当下书写进行研讨和对话,提倡艺术家继续深入挖掘抗战题材的广度、深度。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于江苏这些年来的抗战题材文艺创作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让人惊喜。比如说文学作品有叶兆言的《一九三七年的爱情》和《追月楼》、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影视作品有电影《南京!南京!》、电视剧《江塘集中营》、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美术作品有吴为山的组雕《南京大屠杀》、程勉的《血寰》、陈坚的《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话剧作品如《中山码头》《二月兰》等等。 但同时,专家们也指出,目前我省抗战题材文艺创作也存在缺陷和不足。比如部分作品内容缺乏新意,写战争故事多,写战争背景下独特的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少;写独立的战斗多,写全景式大格局历史画卷少;存在娱乐化、戏说化现象,写出精神深度、内涵深刻的少。 专家呼吁,抗战题材作品要立足于弘扬民族精神,立足于增强正能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章剑华指出,目前我们有些作品导向出现偏差,甚至走入了庸俗、低俗的境地,比如有些观众反感的“抗战神剧”,就是完全追求收视率、追求刺激,这是不对的,文艺家们要把握好创作导向。 “我们的创作不能消费抗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王彬彬严肃指出,我们某些创作存在故事模式化、人物平面化、思想浅薄化的缺点,也缺乏“两个深度”,即人性和历史的深度,其背后是粗制滥造的市场逐利心态,如果把神圣的民族抗战作为消费的对象来蒙骗赚钱,最后只会让艺术走向彻底庸俗化。 |
关键词:慰安妇,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