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新闻频道>>社会万象

“奇葩证明”频引吐槽 专家:要搞清到底为了谁方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马学玲 2015-05-23 09:15:2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2日,一则《为了证明我是奶奶的孙子》的文章引发关注。事实上,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初痛斥某些办事机构之后,类似需要“证明我X是我X”的吐槽就井喷式爆出。就在舆论“一边倒”斥责“奇葩证明”的风向下,有人不禁质疑:难道不需要证明么?有人冒充了怎么办?

  现象

  “证明我X是我X”井喷式爆出

  22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一则题为《为了证明我是奶奶的孙子》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

  该文作者是一名媒体人,在开篇即提到,“这可能是我逻辑最混乱、心思最沉重的文章”。在这篇1000余字的文章中,作者详述了自己和母亲四处开具“我父亲是我奶奶的儿子”“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我是我奶奶的孙子”等一系列证明的过程。

  在经过一系列折腾还未最终结果的情况下,作者喟叹:而与“失独补助”相应的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医疗护理补贴、大病一次性救助金等福利,我们都不敢奢望了。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自李克强5月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以旅游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为例痛斥某些办事机构之后,需要证明“我X是我X”的吐槽就集中大爆发,更有甚至要求证明“我是我”,持续引发关注。

  有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在5月6日以来的公开报道中,被曝光的关于“奇葩证明”的事件至少有30起。而从曝光事件的内容来看,在这30起事件中,要求证明亲属关系的达到14起,占比近一半,其中包括证明夫妻、父子、兄弟、爷孙等各种关系。此外,这些事件中还包括证明死亡、健在、未婚、无犯罪记录等个人状况。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孙晓莉教授对中新网记者分析,这样一个相对集中的矛盾短期内暴露出来,显示出在审批方面积压多年的民怨。

  “网友吐槽的这些事情,多是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这说明政府的治理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疑问

  “难道不需要证明么?”

  就在舆论“一边倒”斥责奇葩证明的风向下,有人不禁质疑:难道不需要证明么?有人冒充了怎么办?

  有媒体举例说,“你要从银行里取走过世亲人账户上的钱,不证明亲属关系,不证明继承的问题,银行怎么可能放行?”

  孙晓莉对此表示,对个别审批要求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一分为二辩证地看,有些确实是合理的,也就是必须要证明清楚的,需要保留,否则在政策面前,就人为地制造出新的矛盾了。

  竹立家也表示,政府就是对社会进行管理、对市场进行监管,而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审批,这是必要的,没有什么争论,但是政府必须搞清楚自己的权力清单。

  在竹立家看来,近期之所以出现大量证明“我X是我X”的吐槽,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政府部门对自己的权力清单不是很清晰,没有厘清自己的权力边界,另一方面,政府的办事流程不够精简、强化,治理能力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我只要拿到证明,我就没责任了,反正我起到把关、审核的作用了。”孙晓莉在采访中批评了一些政府部门人员的这种诿责行为。

  她说,正是因为这种各自为政的诿责行为,才出现了如此之多的奇葩证明,尤其类似“连环套”的证明,体现出一些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管理分割、不愿担责、服务意识差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证明我是奶奶的孙子》一文作者也指出:作为媒体人,工作中我是很理性地看待开证明的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有关部门的认真态度和法律意识,但如果只是粗浅的理解且不能删繁就简,岂不就成了李克强总理的发问,“老百姓办个事咋就这么难?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

  “所以,这不是需不需要证明的问题,而是需要如何证明的问题。”孙晓莉说。

  求解

  打破信息壁垒,寓管理于服务

  “奇葩证明”如此多,如何消除?

  “之所以要拿证明,就是因为这些信息他不掌握,让你去取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群众的办事成本。”孙晓莉分析,这说明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的现象比较突出。

  为此,孙晓莉呼吁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她说,“实际上,现在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很多信息都是可以实现共享的。只有信息共享,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管理当中的很多具体问题。”

  竹立家分析,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制度是滋生各类“奇葩证明”的根源。不过他注意到,官方在这方面已有所部署。

  国务院5月15日公布的《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提出,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工作,要从减少审批向放权、监管、服务并重转变,统筹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费管理、商事制度、教科文卫体等领域改革,着力解决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重大问题。

  竹立家提醒,在行政审批加速做“减法”的同时,问责追究应该尽快做“加法”。

  有媒体亦指出,须看到,在反腐正风大背景下,很多公务人员不再明目张胆地权力寻租,但还有给老百姓办事设置障碍的惯性。一些机关人员不敢再吃、拿、卡、要,就通过奇葩证明搞点“故意刁难”,在被人讨厌中寻得权力的快感。说到底,还是问责机制不够健全,有权必有责、失职被追责没有成为共识。

  孙晓莉进一步指出,除了制度设计之外,从根本上来讲,还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理念的转变,“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而不是单纯的硬性管理。”

  “一个核心思想是,要服务于老百姓,让民众方便,而不是让管理部门方便。”孙晓莉说。(完)

关键词:吐槽,奇葩证明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