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俗在温习中传承绵延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让这个节日更有韵味,笔者觉得,温习年俗也是一个过年必要的大戏。“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守岁、拜年等过年习俗对于年轻的一辈来说,有的可能只知道形式而不知道习俗的由来。所以乘此机会,老老少少温习一下我们的传统年俗,也是对古老的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和接力。 让年俗在温习中传承绵延,我们在每做一件这样的事情时候,就要学会追根问底,可以通过网上查询这些习俗的来源,也可以走当地的老人,聆听他们对于习俗的记忆,这样的我们在传承习俗的时候,才会增加文化味,让过年也更加有文化味。 以春节习俗挂贴年画为例,其实此举在我国的城乡很普遍,流传至今的《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不仅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还让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作为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那么对于年华的起源和如何规范的张贴,我们就要好好学学,尤其是去年大量的公益广告、道德模范也进入了年画中,如果仅仅将此当成年画,不去探究,对于那些年画的内容也就少了文化气息和道德的厚重。这些与时俱进的年俗的文化同样是我们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契机,告诉我们的下一代,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更何况我国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以及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等就是一本民俗文化的好教材。说不定在这样的培养中还能激发孩子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我们的年俗文化,不仅得到了有效地发扬,真正的后继有人。 当我们一家团圆,吃上年夜饭的时候,为了这一团圆饭,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虽然不怎么稀奇,但是年夜饭里的饺子包含了什么?我们真的很有必要给我们的下一代讲讲,饺子皮、馅的不仅是年俗文化,而且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让大家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吃上传统的饺子,正更加明白饺子象征团聚合欢,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真是其乐融融! 所以,借助春节,我们大家都有必要在温习一下我们的年俗,为我们的传统春节增加文化气息的同时,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
关键词:年俗,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