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打造“吸金”平台 涉及多项产业
据媒体报道,23日关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高规格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三地政府部门将汇报产业转移项目的计划和实施情况,25日之前将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由发改委制定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交通和环保领域的两个专业规划后,再上报国务院,获得批复后公布。更确切的消息还有待相关部门确认,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进入冲刺阶段。分析人士认为,受此利好消息影响,“炒地图”行情的领头羊——京津冀概念股有望迎来资金追捧。 规划涉及多项产业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由来已久,或许是解决房价、雾霾、城市发展、城镇化的试验田。一系列举动如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成立、海关通关一体化7月1日启动等,都表明三地合作在深入。 如河北,今年新谋划了8个项目,省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增加80亿元;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保定全市已建设了34个园区,将承接京津地区的商贸物流、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养老等产业转移,重点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新机场临空产业基地和社会公共服务基地;河北高碑店市将做大做强食品产业,依靠已经拥有长城汽车、新凯、一机床等既有企业的汽车和机械制造产业园区,主动承接京津地区机械制造类产业转移,并实现与京津制造类企业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天津则更看重滨海新区。 三地定位逐步清晰 据了解,三地产业转移规划主要侧重于京津冀间的产业布局协调机制、承接产业职能机制等,重点发展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三大区域。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的研究团队,近两年承担了教育部《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的研制。这份报告中指出,京津冀三地仍需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强调分工和定位,即北京是一个知识型区域,天津是一个加工型区域,河北是一个资源型区域。李国平认为,从经济发展程度看,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河北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在研究和协调中,三地对自身的定位正逐步清晰。 |
关键词:京津冀,打造,吸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