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新闻调查

抗流感药物达菲首遭公开质疑

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 2014-05-04 11:38:2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激辩双方

  这份报告发布当日,瑞士制药大亨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罗氏)迅速作出反击,称其“从根本上反对循环协作组关于达菲的研究结论”。

  达菲最早由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吉德利(Gilead)研制成功,而后,罗氏接手了该药的制造权等所有相关商业权益。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罗氏中国)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简单地将达菲与市面上其他抗流感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难以说明问题,“达菲的机制是阻断流感病毒在体内扩散,这与其他已上市并广泛应用的抗流感药物有所不同。如扑热息痛是作为减缓症状的止痛剂,而不具有抗病毒效果”。

  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和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亦很快声明,其对达菲在抗流感病毒疗效的认可不会受到该研究影响。IDSA在反驳声明中称,报告针对无并发症类流感患者的实验数据,与此前得出的达菲缩短该群体流感病程的其他研究结论一致。

  由于缺少流感重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轻症门诊患者成为循环协作组主要的样本数据来源。IDSA批评,以轻症病人的数据推导达菲在重症患者或流感并发症高发群体中的疗效不妥,“无论住院治疗或并发症都常见于重症患者或者并发症高发人群,因此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不能测量达菲在缩短住院时间或控制呼吸道感染上的作用” 。

  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循环协作组坚持,“随机对照试验是实证医学最根本的原则之一”,对不确定干预手段效果的测量应依赖于此。

  按循环医学数据库主编托维(David Tovey)的说法,此前循环协作组向有关各方公布了研究设计,“有趣的是,当时没有组织或个人向我们提出这项研究需要纳入观察性试验。然而在研究成果面世后,这样的批评却出现了”。况且,“过往研究中的很多例子已表明基于观察性试验得出的结论不完全准确,且往往过分乐观。”

  循环协作组合作编辑戴尔(Chris Mar Del)也反驳称,医药产业一方面未能进行针对流感重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另一方面却指责循环协作组织根据轻症病人数据做出推断。他还向《财经》记者表示,观察性试验易受其他变量影响,及后续追踪数据易缺失,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优于前者。“如果药效在近1万人身上都没能得到很好体现,那么它的作用一定是有限的。”

  另一个争议焦点则是,使用达菲带来的副作用是否被长期低估。

  早在2004年1月,FDA就曾发出消费警讯称,由于1岁以内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达菲应用于幼儿可能造成脑内药物浓度过高,形成潜在的安全问题。2005年,日本媒体先后报道数十例青少年服用达菲后出现精神异常,甚至自杀的案例。

  2007年1月30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亦发出关于达菲“不良反应监测的通知”。不过,至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没有公开通报达菲不良反应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答复《财经》记者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奥司他韦不良反应报告多为一般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皮疹、头晕、白细胞减少等,精神紊乱的个案。日本的此类个案“是很局限的,并未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同”。

  H7N9病毒发现者、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副主任卢洪洲对《财经》记者说,在国内的临床实践中,并没有明显的达菲副作用报告。

  2013年4月,上海一名4岁男童成为媒体公开报道的首例痊愈的感染H7N9患者。H7N9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国内外尚无针对性防治经验。在媒体报道中,男孩曾连续五天、每天两次服用达菲被广泛提及。

  卢洪洲分析,不论患者年龄多大,一旦确诊便需即刻用药,“如果达菲用晚了,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关键就是早用药、早治疗”。

  事实上,无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诊疗方案,还是FDA药物认证信息,达菲的使用指南均强调发病48小时内用药能取得最大疗效。

  此外,戴尔还指责罗氏隐瞒了达菲临床研究的部分结果,主要是被试验者的姓名和地址。罗氏方面则坚称,已向循环协作组提供了由其发起的所有已完成的达菲临床研究报告。

关键词:抗流感药,物达菲,质疑

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