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尝试科技治霾新试验 人工消减雾霾开始探路
在我省购买的第一架用于人工增雨(雪)消减雾霾作业的飞机上,装备着碘化银增雨播撒器。谢盼摄 近日,印有“河北人影”标识的B-3766人工增雨(雪)飞机缓缓降落在石家庄栾城机场。这架刚刚完成设计改装的飞机,是我省购买的第一架人工增雨(雪)作业飞机,它将投入到我省人工消减雾霾的科学试验中来。 “消减雾霾的原理其实是借助人工干预手段,借助一些科学机制,加快雾滴或霾滴转化、沉降或扩散,进而降低雾滴或霾滴的浓度,提高大气能见度。”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李宝东介绍,根据这一原理,我省已在人工增雨(雪)消减雾霾、播撒成冰催化物质消减纯雾、打破大气静稳结构消减纯霾方面开始了相关技术试验。 目前常见的技术——人工增雨(雪)“冲刷”雾霾 雾和霾都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但两者又存在区别。“一种是水汽,一种是霾粒子,都可以通过雨(雪)‘冲刷’被带到地面,从而提高空气能见度和质量。”李宝东说,适时增加降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雾霾。 3月20日,在石家庄栾城机场,记者看到了即将服役的B-3766人工增雨(雪)飞机,它的到来结束了我省长期租用飞机开展作业和试验的历史。改装后的飞机两翼间装有碘化银增雨播撒器,机翼上安装的设备可实时采集显示环境温度、气压、相对湿度、液态含水量等重要气象数据。 在高空有云且适合人工增雨(雪)的条件下,这架飞机将配合地面火箭、“37”高炮及高山地基碘化银发生器等地面装置,向云体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改变降水的发生时间、区域分布及强度。 雾霾天气下的人工增雨(雪)使得降水强度增大,降水的“拖拽”和“冲刷”作用加强,对雾滴和霾粒子的吸附作用提高,促使雾霾“落地”。 对于人工增雨(雪)作业的效果,李宝东表示,雾霾消减还受冷空气、风、污染物排放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目前尚无法精确计算其影响程度有多大。 |
关键词:治霾,人工消霾,科技治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