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纵论

国产奶“逆袭”洋奶粉: 涨价底气何在

来源: 新华网  
2013-11-05 15:40:42
分享:

  话题一

  洋奶粉会否“失宠”

  未来将进一步加快对国内奶粉品牌的梳理,对国内不合规、不合法的OEM(代工生产)进行清理。届时,约有一半的OEM品牌将被直接清理出去

  面对中国市场庞大的需求和消费者的质量崇拜,洋奶粉攻城略地,没几年就占据中国市场的大半江山。据统计,目前我国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的30%跃升至60%以上,高端奶粉领域,洋奶粉的份额甚至高达七成。

  然而,令人迷恋的洋奶粉却在近几年不断“栽跟头”。2008年美赞臣被检出三聚氰胺,2009年多美滋被疑遭受三聚氰胺污染,2011年美素、雅培等现活虫事件等。在频繁的质量问题后,今年洋奶粉又遭遇史上最严厉的反垄断调查,导致元气大伤。那么,洋奶粉是否将“失宠”?

  宋亮:目前,政府整顿力度加大,除了实施反垄断惩罚,加大对医护渠道清理,未来将进一步加快对国内奶粉品牌的梳理,对国内不合规、不合法的OEM(代工生产)进行清理。届时,约有一半的OEM品牌将被直接清理出去。

  总体来说,政府对进口品牌的整顿有助于市场的规范。可以说进口奶粉的好日子到头了,进口奶粉频繁发生的问题确实令国内消费者产生不少质疑,在奶粉的选择上更为理性。这有助于消费者恢复对国产品牌的市场信心。

  不过,消费者对进口奶信心下降,也绝不是说国产奶就一定可以卖得好。必须强调的是,当前国内消费者依然偏好进口奶粉,国产品牌信心恢复是缓慢的,企业需保持努力。

  王丁棉:正是洋奶粉的高价和暴利引发此次反垄断调查,以900克的罐装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进口奶粉到岸价平均在85元左右,最高也就在90元,在国外的终端零售价才125元左右,但同品牌、同包装、同重量的奶粉在中国市场价格超过250元。无论是配方升级,还是成本上涨,都是洋品牌常用的调价“托词”。

  雷永军:新西兰肉毒杆菌事件的发生,可能会使洋品牌市场进行一次“洗牌”。大品牌还是有市场基础的,主要是一些假冒的洋奶粉品牌,在这一轮洗牌中会加速退出。

  杨晨:目前,中国国产奶粉企业有100多家,进口品牌则多达四五百个。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欧美国家,奶粉品牌最多才七八个。即使是美国,在市面上能见到的奶粉品牌也不超过10个。在奶粉新政下,将会淘汰两类企业:一类是规模较小的,特别是民资企业;另一类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如进口奶粉中贴牌、代工或是分装的“假洋奶粉”。

  在一系列政策之下,短时间内的效果是将奶粉价格降下来,中长期的效果是使得整个行业进入洗牌。奶粉的第一梯队,如国产的伊利、蒙牛(雅士利)、贝因美和合生元,外资的美赞臣、多美滋和惠氏,诸如这些企业会呈现大者恒大的局面,之前蒙牛并购雅士利,伊利入股辉山乳业,开启了大者恒大的序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国产奶,洋奶粉,整合责任编辑: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