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4小时即时新闻

天堂还是地狱?记者实地探访衡水中学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3-08-05 16:33:28
分享:

 

  操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柏钧 摄

  楼门口的标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柏钧 摄

  我到衡中来干什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柏钧 摄

  “高考神话”屹立不倒的秘诀

  谈到衡中的“高考神话”为什么能屹立不倒,张老师认为,首先,衡水是一个小城市,诱惑少,即便是老师之间也鲜有勾心斗角的。“学校的量化管理做得非常好,制度非常完善,相互算计谁都得不到好处,一个组没奖金谁也没奖金。这里的老师都挺单纯的,就想着怎么教好学生就行了。校领导的方向性也很强,能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学生们多幸福啊,熬三年熬出头就解放了,我们每年都要熬,衡中的老师比学生还要刻苦——你明年的高考成绩不能比今年差太多吧,要不然脸上都挂不住啊。”张老师说,“老师的压力比学生还大!”

  张明珠说,“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刻苦、要强。老师每天都会从各大网站上挑选实时试题,组题,供同学们使用。班主任每天也会5点多起床,陪同学们一起跑早操。高考期间,班主任会到学生宿舍里喷驱蚊药,还亲自为同学们煮茶叶蛋,发蛋糕;学校食堂高考期间伙食也会特别便宜,还会免费给同学们发水果。

  其次,高质量的生源也是衡中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校是名牌啊,除了通过中考上来的学生,有些关系生、条子生学校也不好拒绝,但是他们都很自觉,很自律,这是很宝贵的。学生听话,肯吃苦,老师教着就省心,成绩也能提上去。”

  难以评价的衡中

  7月18日,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刊登了《记者采访河北衡水中学:学生称其如人间炼狱》,然而中国青年网记者在衡中采访的最大感受就是,与社会舆论相比,衡中学生的感受几乎是与之唱反调的。

  “那样的日子,虽然很辛苦,却一点也不觉得压抑,因为那时的我们,有对未来最美好的愿望,有最亲爱的朋友共同努力,有比我们更辛苦的老师陪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反而是幸福的。”一位衡中学生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

  同样,张明珠也说,虽然在衡中的日子学习压力很大、生活节奏很快,但她觉得“我感受到了衡中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在衡中,中国青年网记者也看到,这里虽然有冰冷的铁门与高墙,但是衡中的学生对待实践团却是如此地热情;这里虽然有快速的生活节奏,甚至吃饭的时间都被严格规定,但是衡中的学生走起路来却是昂首挺胸,目光坚定;这里虽然有高强度的作业与考试,但衡中的学生从来没有淹没在书山题海里。

  不仅是这些,张老师还介绍说,衡中会组织高一的学生进行远足,并且经常会请一些名人来学校作报告——比如前外交部长李肇星——请社会名人来和学生交流,帮助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

  谈到衡中的教育模式,张老师略显几分无奈:“我们当然不希望看着孩子受这种苦啊,但是没办法,他们要高考,只有高考才能上大学,谁不希望自己孩子上个好大学呢?”她也有几分自豪:“我们的学生不仅考得好,将来的发展也很好啊!”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在其文章中指出:“问题不在于衡水中学采取这种教育管理方式,而在于“衡水中学模式”几乎是当下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唯一模式,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也正是衡水中学能如此吸引关注的原因。”

  而在中国青年网记者对衡中进行实地探访后,不仅没有感到“衡中模式”的恐怖,反而感受到了衡中学生自内而外散发的正能量——他们也很清楚自己必须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唯有比别人更加勤奋刻苦才能胜出,“提高一分,超越千人”。但这种残酷的现实并没有让他们失去信心与希望,而是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通过自身努力和师长的帮助,使自己适应这种教育的体制。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应试教育的体制,是否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关键词:天堂,地狱,衡水中学责任编辑:邢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