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中国“黄金热”的背后

来源: ft中文网  
2013-05-07 15:23:45
分享:

  如果主流观点是正确的——中国安然度过了全球危机、其经济增长对目前陷入停滞的西方经济体的依赖度有所下降——那么,中国黄金需求为什么会飙升?黄金通常被视作防御型资产,而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的黄金数量(中国总体黄金进口需求的晴雨表)自2010年以来增长了两倍。世界黄金协会(WGC)预计,今年中国将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市场。

  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希望明哲保身,以免被欧元区和美国的问题波及。但是从中也可看出,许多中国人对本国经济奇迹可持续性的担忧,远甚于外界所了解的程度。

  那么是谁在买黄金?许多人以为是中国央行(PBOC)。毕竟,中国坐拥3.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除了以硬通货的形式持有之外,黄金可谓是一种安全的选择。中国是如何配置这些储备的,中国当局并没有公开。但是中国央行多次承认正寻求多元化,打算减持美元资产。那么,这就是中国大量购买黄金之谜的答案吗?

  并不尽然。中国央行是近期购买活动中的一股力量,但不会是主力军:因为北京方面并没有大量出售美元或欧元资产,而假如它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那么多的黄金,就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外,中国外汇储备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环比下降,表明北京方面可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黄金的外汇有所减少。

  中国机构投资者也不可能是造成黄金进口激增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来自国内矿场的供给,就能满足它们对黄金的需求。事实上,在经济以9%速度增长的形势下,没有人认为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会猛增。

  经过排除,最后就剩下家庭一个答案。如今家庭能够从上海的官方交易所,或者近两年在大城市突然涌现的非官方交易所轻易购买到黄金。当局明确禁止家庭从上海黄金交易所以外的渠道购买黄金这一事实,有力地印证了家庭是一大需求来源,这从坊间传闻中也能找到有力的证据。

  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国家庭为什么要购买防御型资产?一个原因可能是担心通胀,该指标在2011年中曾达到7%的峰值。但是,无论通胀是起是落,家庭购买黄金的数量在最近两年里一直呈增长态势。

  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可能是:作为全球最佳储蓄者,他们缺乏投资渠道。中国金融业欠缺成熟度和深度,投资渠道仅限于实际利率为负的储蓄账户、在两家全国性交易所挂牌的股票,还有房地产。

  股票的问题在于,在大多数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都掌握着多数股权。这一点,加上财务报告制度极其不完善、交易规则松散、缺乏透明度等问题,导致股价很容易受到局内人的操纵。

  房地产是另一个投资选项。但中国人比国际媒体更早就知道那些臭名昭著的“鬼城”。人们知道这些房产谈不上什么收益,因为其中许多永远也租不出去,人们购置这些房产是把它们作为一种投机性的资产。可是如今许多地区房价都大幅下跌,人们也就对这些可能永远无法带来切实回报的资产退避三舍了。

  由于官方资本管制,只有极其富裕、人脉又广的人,才有能力把资金转移到海外。对其他人来说,购买黄金白银是他们防范未来不测的唯一对策。正如一位中国商界人士最近对我所言:“这些豪华公寓可能一文不值,因为没有人会住进去,而黄金却可以卖到国外。”

  日本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经历、以及美国人在2008年的经历都表明,廉价或免费的信贷,势必导致不良的投资决策和资产泡沫。中国面向固定资产投资的银行贷款从2008年的7500亿美元扩大到一年1.2万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流入这个国家的数百亿美元“热钱”。人们在热议“中国主宰的亚洲世纪”,而这个国家的现代版“黄金热”却催人清醒:中国增长奇迹在日趋黯淡的全球经济中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可是中国国民却可能正日渐对这一奇迹丧失信心。

  本文作者是悉尼大学(Sydney University)兼职副教授、华盛顿特区哈德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非常驻高级学者

关键词:中国,黄金责任编辑: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