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召开的北京市和天津市两会,在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时都着重提到了区域合作的设想,而对陆地、临空、港口等交通方面的部署无疑是对京津冀区域合作影响最大的一环。
2012年底,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被列入国家发改委2012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首都经济圈”终于不再只是一个概念。正是看到这一点,我省提出“积极参与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的制定”,“积极争取石家庄、衡水等市纳入首都经济圈发展布局”,使融入首都经济圈成为推进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梳理来自京津两市两会上的信息,不难看出新的变化正在形成。
1高铁将成北京资源外溢通道
作为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中的中心城市,北京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
出要“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加快推进首都经济圈建设,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将“加快建设京张城际、京沈高铁、国道110二期等”列入2013年的工作任务。
而在上个月召开的我省两会上,全线贯通不久的京广高铁成了与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京冀间时空隔离的窗户纸被呼啸而来的动车组捅破,人们推开城门、打量京津的目光因此多了些期盼。
承载这份期许的不只是高铁。针对国家即将启动实施的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2012年底我省召开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交通为重点,搞好与北京的衔接,争取北京的城市轻轨、公交线路向廊坊、保定延伸,推动高等级公路互通互联,逐步实现同城化发展,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力争京张等铁路早日开工。“设定这样的任务,对北京来说有其加快建设对外疏解通道的现实诉求,但客观地讲,也必将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有专家认为,京张城际和京沈高铁一旦建成开通,我省北部的张家口、承德等地或将纳入北京的“半小时交通圈”内,除了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更具优势外,这些地方的环首都贫困地区也有望得到京津两地的“输血”。
在区域经济学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要求和基础是市场一体化,即人们一般所关注的四大自由流通:货物、服务、人员和资本在区域内自由流通。没有市场的一体化,其他的一体化都将是扭曲的。而交通的互联,则为这种流通创造了可能性。
交通藩篱的打破更催生了我省与京津两地在产业合作方面谋求更大发展的可能。“城南行动”、“聚焦通州”、“发展大学科技园”……翻看北京和天津两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两座城市在规划自身发展与转型的同时,客观上也为我省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深化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以中关村核心区为重点,打造科技金融功能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这是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本市2013年工作任务之一。而据省发改委披露的信息,今年,我省环首都地区将加强与北京中关村的对接,在推进中关村与滦平、固安合作的基础上,争取在燕郊、涿州、怀来等地,再共建几个“中关村环首都产业园区”,以享受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多项政策。
此外,北京市提出要“完善和延伸跨国公司总部政策,吸引国内外更多企业总部在京实体化发展,拓展总部经济发展领域”。这一规划让我省在大力实施央企入冀、谋划建设“央企高端产业园”的同时,有机会将目光投向更多更具实力的跨国公司甚至世界500强企业,争取国际性项目的上马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