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劳动,改变中国——我和我的祖国

来源: 北京日报  
2019-05-06 09:44:09
分享:

  “中国芯”里的爱国情

  邓中翰,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全国劳动模范

  回国创业二十载,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而言,科技报国的起点,始于1999年国庆节。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邓中翰受邀前去观礼。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看到祖国在工业、农业、教育、科技等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他感觉既震撼又兴奋,同时,一丝愧疚涌上心头,“我受祖国培养,出国留学并在硅谷创业成功,如今,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呢?”

  大约半个月后,中星微电子宣告成立,“星光中国芯工程”启动,年仅31岁的邓中翰担任总指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成为这位年轻人爱国报国的发力点。

  创业,向来不是一帆风顺:公司最初落脚于海淀区北土城西路一间老旧仓库里,晚上加班,仓库却停暖,一些员工手都被冻裂了;中星微和清华合作设立研发中心,这位加州伯克利大学毕业的博士和双硕士,既创新创业又传道授业。

  好在,付出得以换来回报。约一年半之后,“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了中国第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这是第一颗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十年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邓中翰再次受邀参加。站在彩车上的他仍在思考,“未来的十年,我要做什么?”

  在此之后,中星微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在国家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领域,联合牵头研究制定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并相继推出全球首颗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人工智能芯片“星光智能一号”和首颗集成国家标准与神经网络架构的机器视觉行业专用处理器“星光智能二号”,应用于视频监控相关领域,为国家公共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而今,坐在北四环世宁大厦的办公室里,白衬衣、黑色西裤的邓中翰眼神清澈,学者气质不改。他再次忆及1999年那个“十一”:国庆观礼结束后,他和三位好友,穿着印有“我登上了长城”字样的纪念衫,一起登上万里长城,在烽火台旁振臂高呼,几乎是一刹那,他立下誓言,“我要为祖国打造芯片‘长城’!”如今二十个春秋过去,令他自豪的是,“从1999年以后,我在中关村创新创业所做的每一颗芯片都烙上中国印。”

  当下,我国正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浪潮中,中星微已在国际上率先探索出智能摩尔定律的思路,正着力推动以数据驱动并行计算的一种新的芯片架构方法,“今年也正是‘星光中国芯工程’20周年纪念,我们要立足自主创新,继续把这次工程做大做强,去争取下一个十年的辉煌。”

  记者手记

  放弃在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国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其间邓中翰所经历的艰辛,自不待言。

  记者问,搏击创新浪潮,持续打造“中国芯”,动力来自何处?邓中翰坦言,是爱国报国的信念。的确,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化爱国之情,为强国之志,是科学家报国的完美答案。(记者任敏)

  开路者的本色

  程红彬,中铁十六局集团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

  莫斯科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由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项目首条盾构隧道右线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我国进入欧洲的首个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铁建人成功攻克了极寒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世界级难题。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克一个个世界难题。作为铁建老兵、现任中铁十六局集团总经理的程红彬,亲身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个奇迹。

  进藏难,难于上青天。

  在这条存在“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的铁路施工线上,2002年,时任中铁十六局青藏铁路16标段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的程红彬率队创造奇迹。

  “家住长江尾,来到长江头,保护长江源,龙脉万古流”,这是当时工地上的环保标语。16标段处在三江源保护区内且沿布曲河谷展线,这位30多岁的年轻指挥长对施工环保的要求几近苛刻。他在工地便道两边遍插彩旗,这可不是装饰。为了保护草皮,施工车辆的行道宽度严格控制。彩旗就是界标,绝不允许车辆越界在草地上轧出一个印子。

  青藏铁路工程结束后,程红彬率队东进,在河洛大地拉开了郑西高铁建设的大幕。

  中铁十六局集团承担的第二标段,全长122公里,管段最长,管理难度大。程红彬带领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攻关,攻克了高速铁路大吨位转体桥、湿陷性黄土隧道、无砟轨道等施工关键技术难题,实现隧道提前贯通。

  2009年底,程红彬又继续西征兰新高铁。

  素有“火洲”“风库”之称的吐鲁番盆地就在这里。风区三百里,风吹石头跑。12级大风曾刮翻过火车。

  程红彬率队与其他参建单位通力合作,风洞试验、实车试验……通过防风屏障等创造性设计,攻克戈壁干旱、风沙、大温差等极端条件,修建这条“不可能”的戈壁干旱大风区高速铁路,一举摘得了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今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开幕。而就在不久前,中铁十六局集团连获“海外经营先进单位”“外事管理先进单位”两项荣誉。

  这几年,程红彬带领团队,先后承揽和参与了亚吉铁路运营项目、哈萨克斯坦公路改造等16个优质项目。

  去年,中铁十六局集团与苏丹国家铁路公司签署总长2407公里的苏丹港经尼亚拉至阿德里铁路项目框架协议。这条铁路横跨苏丹、乍得两国,全长3428公里,贯穿非洲大陆,被誉为“非洲光荣之路”。

  让中国铁路标准走向世界,是程红彬的下一个目标。

  备受关注的亚吉铁路,连接着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首都。这是非洲大陆上第一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的电气化铁路。

  程红彬表示,接下来苏丹港至阿德里铁路项目也将采用“中国标准”。让中国标准联通世界,将是他作为中国铁建人的最大骄傲。

  记者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铁路发展就是国力发展的一面镜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建人敢闯敢干,正是这个时代奋斗者的本色。此间正如程红彬所说:虽然铁路建设过程艰辛,但“身在其中、乐在其中”。(记者金可)

  让机器人活起来

  张明,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组装调试科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大块头的“手臂”灵活自如,不时地将小零件拾起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并沿着特定的轨道进行焊接……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组装调试科长张明每天的工作,就是跟这些机器人“打交道”,给它们注入生命。

  设备是冰冷的,张明的工作,是如何让这些冰冷的机器人活起来。

  2003年,张明“半路出家”进入工业机器人行业。年底,他就接到一项重要任务,为湖南一公司做汽车风挡玻璃涂胶系统。这是国内首次应用机器人激光视觉系统技术,而且首次采用机器人搬运、涂胶、装配一次完成的工艺,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保证机器人准确无误地装配风挡玻璃?张明拿着砖头大小的“试角盒”反复测试。搬运类机器人块头大,有些力度不好掌握,比如螺丝拧到多紧、零件与零件的间隙调到多少合适,这些全要花工夫。那段时间,张明没日没夜地待在车间里。

  一周后,张明成功了。他运用激光反射光通过视觉成像原理检测车身的“点位”,并进行坐标转换,与原值做比较检测出位置差,再反映到机器人的移动位置。通过对机器人的精度校准、修正,最终将机器人运动精度控制在0.2毫米以内,实现了高品质、自动化安装,一个工位节省了3个人力。

  “我很幸运,赶上了产业发展的大背景,给了我很多机会。”张明的机会,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的成长,高稳定、高精度的机器人走进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目前工业制造领域不仅对机器人的需求量增大,而且对机器人的智能化、柔性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8年,安川首钢就承接了一项激光切割系统,“这个系统对设备要求极高,为了保证切割效果,要求机器人设备在运转时不能有任何抖动,而且运行轨迹必须要稳定一致。”那半个月,张明几乎没回过家,偌大的厂房里,时常只有他一个人。当项目组装成功交付客户使用时,张明才露出久违的笑容。“你看,线路接口密密麻麻分布在周围,这些接口就是机器人的神经,任何细微差错都会导致机器人‘不听话’。我每天和它接触,关系也越来越好。”

  “机器人光是动作灵活还不够。”张明介绍说,要想真正实现机器人生产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让机器人替代人工在车间里作业,视觉识别技术尤为重要。而安装了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可以取代人眼识别,对传送带上的工件进行位置检测,自动解决非规则码放问题,实现机器人对工件的同步跟踪、检测、拾取、高速搬运。

  如今,安川首钢这种机器人“视觉搬运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张明盼望着,未来,机器人的功能再多一点,早日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车间”。

  记者手记

  张明说,他赶上了好时机。的确,机器人生产在若干年前还只是梦想。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人逐渐成为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领域。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张明期冀的“数字化车间”会越来越多。(记者任珊)

  “30%”的安全底线

  范晓岩,北京市科瑞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从程序员到技术总监的16年间,范晓岩始终坚持一条原则:无论什么项目更新技术,新技术的使用比例绝对不能超过30%。

  2003年大学毕业后,范晓岩就来到北京市科瑞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当程序员,长期从事我国公安应急指挥行业、社会应急救援领域与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建设工作。

  最早开始写程序的时候,难免会被新技术吸引,“用新技术编程特别灵活,速度又快,有时候真是忍不住。”但忍不住也得忍,因为范晓岩吃过大亏。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抵住新技术的诱惑,用的比例偏多,而新技术往往不太成熟,运行时即使出现错误也报不出来,导致整个系统崩溃。从那以后,范晓岩通过反复测算,得出30%这个值。“一旦新技术超过30%,整个系统就会非常不稳定,背后都是人命,绝不能冒险。”

  2015年,范晓岩接到了一项重大任务,建立全国第一个消防灭火专用的移动作战指挥平台。“一直以来,我国消防救援有个最大的问题:消防局救援力量、火灾现场、后方指挥人员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网络,影响救援效率。”

  范晓岩需要设计一套能够支撑双网运行的系统,不仅要与公安的内部网相连,还要连接互联网,实现数据和画面的实时传送。

  找平板设备是第一步。桥底、隧道、小巷、高速、山区……范晓岩和同事带着几十种型号的平板,开着车满北京跑,举着设备找信号,看看哪些设备更可靠。光测信号,就花了一个月。

  平板后面连接的是整个应急指挥网络,通过地理信息平台作支撑,加载三维影像画面,让消防员在到达火场前就能了解到现场的地理情况;后方的指挥人员也能及时部署,指挥调动。

  期间,范晓岩依然严守“30%”的底线。搭建地理信息平台时,有家厂商提供的技术性能和演示都很不错,但范晓岩忍痛割舍了——不能用那么多新技术,否则系统稳定性太低。

  2016年,平台上线,消防应急救援平均到达现场时间从以往的19分钟缩短到了11.5分钟。看似只缩短了7.5分钟,却可以让无数的生命和财产得到及时救助。

  “30%”的底线让范晓岩在技术中一直稳步前行。他设计并主持建设了当时全亚洲服务量最大的交通接处警系统;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的应急接处警数据汇聚平台;建设了全球第一个短信报警系统,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非语音报警的先河。他研发的应急服务与指挥系统,服务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北京APEC会议等多次重大活动。

  如今,范晓岩设计的各类公共安全系统,在全国500多个城市应用,守护着数亿人的生命安全。“人命关天,‘30%’的底线,我必将死守到底。”

  记者手记

  在各种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不一味求新,确实是一件难得的事。

  范晓岩死守“30%”底线,不是保守,而是生命安全无小事,容不得任何闪失。在创新中牢记责任,这也是广大科研人员的情怀。不忘初心,方行更远。(记者骆倩雯)

关键词:中国,爱国,科学家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