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18日电(记者周蕊)还有不到20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揭开神秘的面纱。会期只有6天的博览会,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溢出效应”?新华社记者探访了上海的“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看看远道而来的“洋货”未来将如何进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4月,上海为首批30家“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授牌,助力全球的商品、服务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说,“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中,上海将重点推进与“上海购物”品牌的对接,提供进口商品展示交易服务,同时联动采购商供应商,促进展会成交。
半年过去了,这些平台进展如何?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各大平台定位特色各有千秋,打出了“智慧牌”“健康牌”和“新鲜牌”。
来自香港的冯氏集团将在进口博览会的服务贸易展区展示,旗下的“利程坊”也是首批博览会的“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之一。这一平台主打的是“智慧牌”,记者看到,这一实验性平台里充满了科技元素,分为智慧零售、智慧物流和智慧生产等板块。
比如,智慧零售板块展示了一款“聪明”的货架,通过陈列架上的摄像头、感应式货架以及后台电脑,估算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记录消费者在柜台或品牌前停留的时间、接触样品的种类和时长,以此分析有可能购买产品的人数,甚至通过面部识别系统分析消费者的情绪以判断其是否更加有消费的可能,便于商家进一步的决策参考。而智慧物流板块则展示了仓库中如何通过智能眼镜的使用和无人机的帮助,提升拣货的效率。
17日,东浩兰生集团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开业试运营,这是“6天+365天”唯一一家落户在国家会展中心内的常年展示交易平台。
作为上海交易团四大采购商联盟的理事长单位之一,东浩兰生集团与上海交易团紧密合作,在展销中心内设立了上海交易团常年展示中心专区,为上海交易团各成员单位提供对接进口博览会展商的渠道,打造集聚优质进口商品的舞台,积极助推上海交易团的采购交易。东浩兰生集团还同步还在国家会展中心商业广场一楼设立了“东浩兰生健康生活馆”,集聚展示各类优质健康商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新西兰的矿泉水、蜂蜜、红酒,来自英国的虚拟现实医疗模拟设施,来自意大利的可治疗肠道慢性疾病的水疗仪,来自日本的专供病患与老人使用的“四脚拐杖”、洗浴辅助腰带、洗浴椅等“大健康”概念的全球展品已经“蓄势待发”,目前已有超过100家企业提供超过1000个产品展示。
国家会展中心南侧新建成的80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未来将是“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的主功能区。即将在11月正式开业的这一平台已经与41家全球知名组织、行业协会及国内外企业签署入驻协议。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招商服务总监李文畅表示,平台将引入来自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有望实现进口水果72小时从原产国“飞”到中国居民家中。
为全球新品在沪首发营造最优环境,上海还专门建立“首发东方”平台,积极对接进口博览会的参展商,为新品发布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做到“三个结合”:场内和场外发布相结合、线上和线下发布相结合、发布和落地销售相结合,把展品及时变成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商品。
长三角电子商务中心、虹桥国际展汇……随着一批实体机构的揭牌、线上线下的打通,虹桥商务区正在成为长三角城市“买全球”“卖全球”的窗口。虹桥商务区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闵师林说,借助进口博览会的机遇,虹桥商务区将联合企业、联动长三角、联通海内外,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及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