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人民日报社记者关于就业问题的提问做出了回答。(新华网,2018年3月20日)
李克强总理讲到:“过去5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有6600多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当前“就业难”的情况下,能在过去五年保持年均1300万以上的就业人数,党和政府居功至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保障持续发力,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少曾经的“打工族”,现在摇身一变在家门口当上了“小老板”。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创客”团队,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与关怀下,正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我国当今就业环境正在逐渐向着多元化发展。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近几年,每逢大学生就业季,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攀升,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95万人,今年的高校毕业生达820万,是历史新高,今年还有近500万中专毕业生、近百万复转军人和去产能转岗职工,加上近200万的新增农村劳动力人口,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可以看出,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在改善就业环境、提高人民就业保障方面,我们依旧道阻险长。
一方面需要拓展就业岗位,特别是培育新动能。过去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快递员、淘宝店主、专车司机、微商……可以说,这些新就业形态极大地增加了就业容量,帮助许多人通过辛勤劳动实现了个人价值,立下了汗马功劳。另一方面,在就业数量增长的同时,就业质量的提升同等重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因此,除了进一步做好经济转型升级、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还需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后,大学生作为每年就业大军的主力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避免出现挑三拣四、嫌东嫌西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要对自己以及待选工作有正确的认识,而非盲目要求工资高、环境好、发展优。
发展正当时,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国人民燃起了斗志,撸起了袖子,笔者期待,就业环境也能够得到更加多元、更加深入的发展,让每名优秀的人才都能走上合适的岗位,实现个人价值也为美丽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