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进程中,怎样充分发挥巡察工作发现问题的“尖兵”和惩治腐败的利剑作用?
在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过程中,怎样有效解决基层巡察“巡不深、察不透”的问题?
在及时铲除“病树”、保障整片“森林”枝繁叶茂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减少基层“关系网”和“说情风”对巡察工作的干扰?
去年以来,衡水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市县联动、异地交叉、优化重组”等巡察方式,增强了巡察监督的灵活性、权威性和实效性,利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市县联动,增强巡察深度
市县联动巡察即市级在对市直部门开展巡察的同时,授权县级巡察组代表市委对相应县直部门同步开展巡察,实现上下联动、信息共享,互相印证、提高效率。
图为衡水市委巡察组干部在查阅被巡察单位有关资料。
联动巡察实现了市、县巡察组的实时对接。巡察组想了解市直部门某笔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就可以及时与参与联动的驻县巡察组进行沟通,追查资金具体去向,形成上下一盘棋,做到快速反应、联动作战、直击要害。
市委第二巡察组在对市县农牧局联动巡察中,针对专项资金拨付较多、金额较大的情况,要求联动巡察组分别对2013-2016年市农牧局下拨至各县局的4笔专项资金进行逐一核查,看资金拨付是否到位、管理是否严格、使用是否规范。通过认真核查及实地查看等方式,精准发现2个县局存在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问题,并依规作出处理。
在市县联动巡察过程中,县级巡察组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直接向市委巡察办或市委相关巡察组请示报告;市委巡察组对县级巡察组的巡察报告进行把关,经市委巡察办审核后,再由巡察组向被巡察县直部门反馈,重大问题直接向县委反馈;在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统一报市委巡察办,经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按程序和规定办理。
同一系统或同一领域的部门廉政风险点高度相近,开展市县联动巡察,等于为市级巡察组安上了“腿”。
联动巡察分组在对某县供销社联动巡察中,发现问题线索4个,而这些问题线索在之前的县级自行巡察中是没有被发现的。
异地交叉,力破人情干扰
县市地域小、人情重,亲戚、朋友、同学,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如何破除关系网、说情风是摆在巡察组面前的一个难题。
除了严格要求巡察队伍、认真落实回避制度外,衡水市开展了异地交叉巡察新模式,由市委巡察办统一组织,在市委巡察组的指导下,甲县巡察乙县,乙县巡察丙县……开展“推磨式”巡察,将巡察组置于相对超脱的工作环境,消除人情干扰,增强震慑力。
巡察干部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开展巡察,能够有效减少他们来自熟人社会亲情、友情等各方面的压力,能够更好地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监督,发现问题。
异地交叉巡察,使说情的电话少了,熟人到驻地‘探班’的少了,巡察工作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
2016年6至9月,市委巡察组在对市质监局、农牧局、国土局、住建局巡察的同时,对11个县(市、区)13个县直部门同步开展了交叉巡察,发现了以权谋私、滥发津贴补贴、挪用专项资金、虚列公车维护保养费用、违规经商办企业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在本县已巡察过的单位中通过异地交叉巡察发现的。
打破“被巡察单位由哪个巡察组巡察,就由哪个巡察组回访”的原有模式,实行异地交叉回访。使巡察工作在一开始就力避人情干扰,同时也给巡察成果再上一道锁,防止“一回生、二回熟”。这种异地交叉回访就是要最大程度扫除人情网、关系网干扰,保障巡察监督见实效。
优化组合,打造巡察利刃
巡察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巡察组成员战斗力是关键。
人员优化重组,即由市委巡察办统筹安排,打破以县域为单位组成的常规结构,将抽调的县级巡察组人员“打散”“揉碎”,按照回避原则,重新组合为不同县域人员组成的巡察“尖刀班”,对不涉及组内成员县域的县直部门开展“回避式”交叉巡察。
巡察组的巡察干部都来自不同的县域,最大程度减少了外界因素的干扰,基层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巡察的公正性、权威性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优化后的“混合编组”组长代表市委巡察组对组内成员进行管理,并组织开展交叉联动巡察,有效防止外部干扰。同时,市委巡察组及时将巡察市直部门发现的突出问题与交叉联动巡察组进行沟通,帮助其在千头万绪中抓重点、清底数、理思路。巡察过程中,市委巡察办定期听取巡察进度汇报,不定期到巡察组驻地进行现场指导,同时还通过公布监督邮箱、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巡察干部遵守巡察纪律情况进行监督。
此外,衡水市还建立了“巡视与巡察对接”“前后巡察组对接”“市县巡察机构双督办”等机制。巡察中,带着“账本”向被巡察部门“对账”“要账”,巡察结束后,对被巡察部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督办,确保巡察取得实效。
尖兵上阵,利剑出鞘,正风肃纪,清风徐徐。截至目前,衡水市县两级通过巡察共发现问题5614个;督促完善制度210多项,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1478个,82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58人被诫勉谈话,1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有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衡水市纪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巡视工作很好地发挥了反腐利剑作用。特别是将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设立巡察机构、开展巡察监督写入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和工作遵循。结合近年衡水开展的巡察工作,我有以下体会:
坚持精准施治。巡察首先是政治巡察,要突出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强化党的领导开展“政治体检”。要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三大问题”,对巡察对象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进行巡察。衡水市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巡察监督,坚持问题导向,敢于亮剑,勇于说不,坚决清除“政治雾霾”,打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坚持突出重点。衡水市在开展巡察工作中,坚持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把巡察目光聚焦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找准矛盾聚焦点、问题风险点、工作薄弱点,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巡,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施治,让显性问题见根见底,让隐性问题浮出水面,真正使巡察成为发现问题的“阵地”、报告问题的“哨兵”、解决问题的利剑,有效提高了巡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忠诚履职尽责。铁一般的担当需要铁一般的信念。衡水市各级巡察干部作为巡察利剑的“磨剑人”和“执剑人”,时刻把使命、责任扛在肩上,敢于当“黑脸包公”,敢于动真碰硬,切实拧紧管党治党的责任“发条”,真正当好“啄木鸟”,做好“护林员”,使巡察过程成为严明政治纪律的过程、传递震慑常在的过程。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巡察监督只有进行时,必须坚持政治巡察定位不偏离,坚持聚焦发现问题不发散,坚持“全覆盖”目标任务不放松,助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落地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