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塞罕坝:几代人艰苦奋斗 高寒荒漠变绿洲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建 2017-06-26 09:3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塞罕坝万顷林海。 记者 李建 摄

  长城网承德6月25日讯(记者 李建)在河北的最北部,有一片浩瀚的人工林海,这就是为京津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在这里,三代人历经55年矢志不渝的创造了中国北方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机械林场。

  高寒沙地撑起创业的蓝天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围场县境内,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接壤。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海拔1010-1940米,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塞罕坝极端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年均积雪达7个月,年均无霜期64天,年均降水量460.3毫米,年均大风日数53天,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人烟稀少。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由原林业部建立。总体规划规定当时的四项建场任务为: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集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集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为尽快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部为塞罕坝林场配备了一支来自十八个省市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规格、精干的创业队伍,共369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就此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造林现场技术指导。河北省林业厅供图

  初来乍到,这些热血青年就被塞罕坝的寒冷、荒凉、闭塞当头泼下了一瓢冷水,美好的憧憬和残酷的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让这一颗颗原本沸腾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每个人的理想和意志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气候恶劣。有一位老职工回忆说:“冬季是最难熬的,气温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每天早上都会刮白毛风,几乎天天下雪,雪深没腰,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几乎中断”,“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除了寒冷,就是风沙。当时有句谚语,“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缺食少房。刚刚建场,大家无处栖身,就住仓库、车库、马棚,住不下,就搭窝棚;没有食堂,就在院子里支个棚子,架上几口大锅,露天吃饭;缺少粮食,就吃全麸黑莜面加野菜;缺少副食,多数时间只能吃咸菜,有时吃盐水煮莜麦粒,能吃上点盐水泡黄豆,就是难得的美味了。为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他们就派出一部分人员开荒种地,一边造林一边种粮,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保证了林业生产。最苦的还是造林季节,由于离住地远,大家必须吃住在山上。没地方住,他们就在山上搭牛顶架窝棚、马架子,随山势挖地窨子,在沼泽地里挖草坯盖“干打垒”。住在里面,每天早上起来,草铺下面已经化出一层水,被子的四周和人的头发上都是一层白霜。

  ——偏远闭塞。当时的塞罕坝到县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冬季大雪封山后,人们基本处于封闭、隔绝状态,想出去一趟真是太难了,现在的老人回忆说,那时出门真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没有学校,大家就把库房收拾出来当作教室,临时抽调两名职工做教师,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学校里开始了学习。没有医院,只能备一些常用的解热、止痛药,有了病,轻的就挺着,厉害了才能送走。巴尔扎克曾说,“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心理极限。

  当年贴在塞罕坝地窝子门框上的一副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乐在其中”,这充分表达了塞罕坝人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塞罕坝人没有被困难吓到,硬是在高寒沙漠上,用颗颗火热的心,撑起了一片创业的蓝天。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塞罕坝人,艰苦奋斗,高寒,荒漠变绿洲

责任编辑: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