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红花:“把更多的群众呼声带到两会去”
本报记者张地委摄 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还是在政协委员驻地,来自基层的住青蒙古族全国政协委员菊红花都很受人关注。自信的笑容、连续十年履职,都使得菊红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每年,菊红花都努力把青海各族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建议意见带到大会上来。今年,她带来了14份提案,其中有一半提案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养老、医疗健康等问题。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每一位老人的心愿。2016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作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政协副主席的菊红花来到乌兰县柯柯镇东沙沟村,当地村干部告诉她:“我们村里有全州唯一一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现在邻村老人都想来但供不应求。”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菊红花参观了东沙沟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在这里,老人们聚在一起拉着二胡,高兴地唱歌跳舞不亦乐乎,菊红花欣慰又感动。但她同时了解到,照料中心资金来源、运行管理、护理人员、设施等都无法得到长期保障。 由此放眼全省,青海4000多个行政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69.77万人,但全省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仅有178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数量与老年人的需求相差甚远。 “基层老年群众应该得到更好的专业呵护,日间照料中心应该在全省各乡村推广,我想把它作为提案带到全国两会去!” 县民政局、州民政局、省民政厅、海南藏族自治州、海东市……不到10天的时间里,菊红花东奔西跑,在民政部门查资料、请教专家学者、去相关养老服务点搞调研。 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菊红花得出结论:农村养老服务建设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资金瓶颈制约,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服务管理亟待加强。一定要推动农村群众养老互助,使广大农村留守老人“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还要培养养老服务专业队伍,让基层老年群众得到更好的专业呵护。 “乌兰县和青海大部分乡村一样,为了生计,很多年轻人常年离家在外打工,即使就近就业也是早出晚归,无法照顾老人。这时,老年人的日间照料就显得尤为重要,空巢老人不能失去陪伴,日间照料中心就像‘托老所’,可以排解老人寂寞孤独的情绪,对老人身心健康有很大作用。” 从一名基层医务人员,逐渐成为乌兰县政协委员、海西州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委员,再到全国政协委员,菊红花有着令人羡慕的“光环”和“荣耀”,她却将这诸多的“身份”看做是获取提案信息的最佳平台。 十年来,菊红花累计向大会提交了近60份提案,涉及青海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内容。“说实话,履职时间的最后一年,我还有很多人民的呼声没带到大会上去,我很不舍。”菊红花感慨道。 |
关键词:政协,委员,关注,蒙古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