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重阳节是在过什么?

长城网 作者: 2016-10-08 10:26:1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重阳节,早在战国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间,是固定在农历九月初九的一个传统佳节。

  根据《周易》的理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所以九月九,就是九又重九、阳数相重的日子,这才有了“重阳节”的名称由来,也称“重九节”。

  (一)祭祖节

  重阳节几乎是处在年尾时段最后一个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因为必须要依靠前人总结的教训、祖先遗留的智慧来耕织种植,由此,就形成了一种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中国古人,对于先祖的无限敬重、对于祭祀的高度重视,都由此文明根源而来。既然祭祖是如此重要,那么,重阳节能被列入“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就可见这个节日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

  因此,重阳节的第一个节日主题,就是“祭祖节”,这是一个游子风尘归来、全族祭奠先人的节日。

  从而我们才看到有关重阳节最著名的那首唐诗,诗行里传达的是这样一种情感基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初九,宗族亲人都在故乡从事着重阳节的风俗活动,唯有王维一人独在异乡、独自寂寥,他才分外怀念故土乡亲,怀念手足兄弟。

  (二)登高节

  这首诗中,同时还提及到了重阳节的第二个节日主题,就是“登高节”。

  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举家登高望远。

  望远,当然是为了观赏美景,观赏漫长的寒冬到来之前、最后的一瞬绚丽秋景;

  而登高,传说是为了避灾,因为有民间故事讲到,古时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佩戴茱萸登山,回来后发现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远走的家人无恙,——虽然这是个遥远的故事,但是流传到风俗习惯里,上至帝后、下至民间,都会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

  如今游览北京故宫,还能在御花园里看见一座太湖石造成的人工假山“堆秀山”,山上建有一座“御景亭”,是整个御花园的制高点。这处所在,就是每年重阳节皇帝率领后妃登高远眺的地方,虽然不能轻易出宫,但是宫廷也要与民间保持同步的节日礼俗。

  与王维那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意思完全一致的,还有卢照邻的一首: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九重阳登山远眺,望穿秋水归乡不得,只好独在他乡饮一杯菊花酒,天空划过秋雁悲鸣,似在啼唱两地不能同聚的伤怀。

  诗中向往的登山场景、悲叹的遗憾感受,与王维诗是一模一样的,然而此诗更为雅致的对仗诗句“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却不如更为口语化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传唱更广,这就体现了文化在大众传播层面的通俗化需求。由此看来,作诗时候最讲究语言通俗易懂、要让目不识丁的老妪都能听懂诗句的白居易,一定是最懂得传播学的人。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风俗,要举家出游、倾室而出,就如同农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也是要全家出游,外出踏春。

  如果说,三月三的春游,是在蛰伏了漫长一冬之后,于天清地朗的暮春之日,舒活筋骨,迎春 “踏青”

  那么,九月九的秋游,就是在进入一季冬藏之前,于秋高气爽的暮秋之时,健身祛病,登山“辞青”

  全家人要同在春天迎来新一年的希望、释放活力,全族人也要都在秋季送走这一年的病邪、告别青翠。

  这也是诗人苦闷不能归家与族亲共同完成这一节日使命的心理原因。

  其实,重阳节的登高望远,既是一种文体活动,也有一种哲学意味。

  在一年秋暮之时登高望远,看似是将金色秋季的丰收景色尽收眼底,实则是将一年拼搏即将行至尾声的得失之间尽收眼底

  在四季中第三个季节里的最后一个月份、在一年里奋斗前进路上的最后一站停歇,回望来时路是收获多还是遗憾多、远眺未来路是要坚持还是要改进,这是年度奋进的最后一次调整机会、是生命里程的重要一次回眸停顿、是如同攀登路上的最后一座山亭驻足,来路有起有伏、前路再接再厉

  (三)敬老节

  杜甫也有一首《登高》诗,虽没明说是重阳登山,但的确是秋末登台,他写尽了一种寥落老态的悲哀: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果不到行至暮年,活力无限、前途大好的中青年群体,确实很难了解沧桑老者那一份身体力不从心的叹息、生活希望沉沦的无奈,是像杜甫诗里描绘的那样,多病缠身,霜鬓苦颜,落叶声哀,登台步迟。

  所以,重阳节的第三个主题意义就凸显了出来,重阳节,也是“敬老节”。

  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由此有着为老人祝寿吉祥、祝祷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

  形容人到晚年,最常见的就是李商隐的一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以及他另外一句经典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还有刘禹锡诗里的老当益壮的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夕阳散发余热,人间看重晚晴,桑榆晚景幸福,这都是非常美好而温暖的景象。

  尊亲孝亲,该是任何家庭里永恒不改的话题;

  敬老爱老,这是任何社会中体现文明的标度。

  在人生暮年,心境不免走向苍凉,身体不免走向老态,生命不免走向衰落。但是,依然可以有“夕阳无限好”的另外一种人生状态里的美,依然可以有“为霞尚满天”的另外一份璀璨光华绽放给人间,那是蓬勃朝阳不及的大器晚成,是正午日头不懂的成熟厚重。

  处在一年秋尽、行至岁末的重阳,如同经过一天运转、行至暮时的夕阳提醒着人们去关爱、去感谢、去敬重,那些经历一生奉献、行至晚年的老者。

  (四)菊花节

  重阳节,落木萧萧下,群芳纷纷谢,此时只有菊花,盛放傲人骄姿,独揽天地秋意,所以,当中国文化中提起重阳的时候,就必与菊花紧密相连。

  比如孟浩然唐诗里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友人把盏对菊、共话重阳;而李清照的宋词写“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冷孤节,一人挨过,她也要把酒菊花丛,愁饮菊花香。所以,在独属于菊瓣长长的重阳深秋,菊花与重阳活动形影不离,重阳与菊香飘摇融为一体。

  重阳,是一个赏菊的节日;菊花,是属于重阳的主角。因此重阳节的第四个节日主题,就是“菊花节”。

  中国人爱重一种植物,绝不仅仅是贪图它的芳姿本身,而是看重植物承载的文化内涵,是爱那一层贴给了某种植物专属的文化标签。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

  爱梅,是爱它“寒梅傲雪”的“傲”骨;

  爱兰,是爱它“空谷幽兰”的“幽”情;

  爱竹,是爱它“咬定青山”的“坚”劲;

  爱菊,是爱它“人淡如菊”的“淡”然。

  1)

  所以,菊花的第一个文化标签、人格属性,就是人淡如菊的君子之风。如同元稹的唐诗说: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将居所周边都种满菊花,在黄昏时分格外香舞金秋。他说,不是我毫无理由地偏爱菊花这一种,而是因为,它是大自然的最后一丛收官之作啊,菊花是最后一捧盛放的芬芳。

  菊花,不争于百花之前、礼让于春夏之后,正如是一位“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人们重阳赏菊,是赏那一份高洁淡雅的君子风范。

  “此花开尽更无花”,亦有一种先抑后扬、后来居上的稳中求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清静无为,有时候是一种更为智慧的“有为”。中国古代为政讲究的“垂衣而治”、“无为而治”,正是这种道理。

  2)

  其实人们爱菊,皆从陶渊明爱菊而来。在陶渊明的意象传递中,菊花,是一种隐逸出世的人格形象,是一种世外桃源的理想代表,是一种道法自然的天性象征。所以他的《饮酒》诗里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归去来兮辞》里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菊花,是他远离功名利禄的远山、是他陶冶天然真性的田园。

  因此,菊的第二重身份属性、人格标签,就是隐者之风,菊花,寄托着人们的一种出世情怀。

  每个中国文人的人生,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进阶指导,要“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担当起积极有为的入世情怀;

  而每一个中国文人的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片桃花源是存放出世精神的沃土,是盛开在心田中独属于自我调养性情的后花园,在那里,他们也向往做一个无忧无虑、不理尘俗的隐士,可以自得其乐、可以抱朴怀素。

  人生前方奋进有为、担当天下的入世情怀,与心灵后方清静无为、超越社会的出世精神,共同支撑起了中国人完整而丰富的文化人格,也协调平衡着中国人的得失进退,健康着中国人的心理构成。

  3)

  而菊花的第三重形象标签,就是王者之风。

  这层意象,来自黄巢对菊花的描写: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屡试不第、最终反唐称霸,这首落榜后的诗,就隐隐流露出了他此时的不甘心性和日后必当卷土出来的气势,可以说,这是一首属于黄巢本人的诗谶之作。

  同样是叙述“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思,元稹一介文人的笔调清淡,而黄巢的霸气十足称“我花开后百花杀”,就带着浓浓的凛然冷冽的气韵。

  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一句,本来在描写满城都是金黄色的菊花,喻示金黄色的秋收,人们在重阳节经常会将菊花穿戴在身上,既应景好看又祛邪保健,但在黄巢眼中俯望而去,却像是金甲武士一样冲入长安、为我独尊。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思路,也是由此诗句而来。

  不提黄巢,单看菊花:独立秋霜,独对秋风,独占秋景,独舞秋阳,确实有一种霸气逼人的王者气劲!在寒秋时节里,唯有菊花孤清冷傲,王者形象,从来都是寂寞而出尘,从来都是孤独而无畏!

  秋风瑟起,冷肃寒流;唯菊凌霜,群芳残柔;试问谁与,天命风流!

  菊,是在秋阳残照里独揽了秋光的唯一一张名片,丛中已无其他芳菲的喧闹打扰,菊瓣带霜,清寂而傲然地为天地送上这一份红妆。

  按捺一春的桃红柳绿、退让一夏的鸟语花香,是为了在盛秋寒阳独舞天下。

  隐忍后的爆发,无人能挡。

  秋风里,残阳下,红满天,金漫地,无人比肩,谁与争锋!

  孤独是我一个人的狂欢,清冷而傲岸姿态,永远都属于王者之风。

  而重阳把盏、不语对菊的人,可能正是因为志存高远、静水流深,才独独钟爱菊的凛然凌霜。

  (五)

  重阳节,这个仿佛黄昏色调、染尽秋意菊香的节日,是祭祖节、是登高节、是敬老节、是菊花节。

  在祭祖心理和敬老意识中,有“人间重晚晴”的生命情怀,在登高望远和菊韵秋香里,“有暗香盈袖”的生活诗意,而在“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重阳节,更可以有一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壮志豪情与天高地阔。最后,就让我们在最为达观的一首重阳词里,收尾重阳: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来源: 光明网

关键词:重阳节,节日,文化,祭祖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