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宁晋县消防大队和王斐、杜守礼等11位河北好人事迹

长城网 作者: 2016-08-10 09:08:3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邢台县城计头乡后教场村村民杜守礼:61岁老人用残臂夹起筑路石

  群众们在施工现场竖起了一面党旗,在党员的带领下积极展开自救

  在邢台县城计头乡后教场村东沟口,十几名修路的村民正在挥汗如雨地抢修着公路,在这群人中一位花甲老人最是引人注目,他虽右掌残缺,但依然矫健,用残臂夹着石头进行搬运。

  后教场村位于城计头乡东南,“7.19”特大暴雨给村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降雨刚停,全体村民就在县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迅速投入到生产自救当中。村民在自救现场竖起了一面鲜红的党旗,在广大基础党员的带领下,加紧自救。

  村主任徐玉臣做为一名基层党员,洪灾过后迅速组织在家的妇女老人组成自救队,妇女将河沟内的石头砸碎,老人再搬运这些石头对损坏的公路进行修补。

  61岁老党员杜守礼用残臂扶住小车上的石头

  在这些搬运石头的村民中,一位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他穿一件长袖衬衣,搬运石头的时候用右手臂抬起石板的一侧,再用左手搬另一侧,然后夹在腋下,一步步走到简易公路上,再慢慢松开臂膀将石板放下。原来老人的右掌残缺,已从齐腕处断掉,残臂的顶端已经被石板磨出了层层血泡。

  杜振宝说,杜守礼今年61岁了,是一个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虽然身体残疾,但干活从不含糊。在这次救灾过程中,村里并没有通知他,他主动参加到自救队伍中来,每次干活总是冲在最前面。

  “我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当灾难来临时,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冲在最前面。我们要带领乡亲们迅速展开自救,将损失降到最低。”杜守礼说。


  邢台经济开发区王快镇武装部长王斐:忘我奋战抗洪救灾一线

  7月30日晚上,他回家探望即将临盆的妻子,一个防汛4级预警短信,让他调头又返回救灾一线。

  7月31日,妻子生产,他却在在南市村忙着给群众清理淤泥。

  8月8日,儿子出生8天了,作为一个爸爸,为了灾区重建,他日夜鏖战,没能回家看儿子一眼。

  记者在南市村找到王斐的时候,他正带着村民开展“新三清”工作,他奋力地挥着铁镐和村民们一块儿硬化主街道两边的便道。提起刚出生的儿子,王斐的眼里闪过一丝愧疚。

  7.19一场洪灾,王快镇5个村庄严重受灾。作为镇武装部长的王斐,十几天来一直在抗洪一线转移安置群众。月底是妻子的预产期,但是他一心扑在救灾上。

  30日中午,妻子打来电话,感觉要快生了,他的心里隐隐地有一丝牵挂……

  晚上,在镇里开完紧急会议已经晚上10点多了。镇领导叫过王斐:“你回家看看吧,你媳妇儿不是快生了吗?”

  天气阴沉的厉害,电闪雷鸣。王斐开车走到区管委会时,手机上收到上级部门发来的4级防汛预警信息。调转车头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只说了一句“又要下雨了,我回不去了,有事打电话”就飞驰回镇里。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通知沿七里河各村庄和受灾村的村干部注意防汛。

  31日,一夜没休息的王斐带领着村民开展高标准的三清工作。上午10点,手机铃响了,他抹了一把满脸的汗水,按下接听键。电话里传来妈妈喜悦的声音:“斐啊,你媳妇儿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现在在市第一医院呢!”

  惊喜之后,深深的内疚涌上心头,他眼里泛起了泪花,在妻子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没能守在妻子跟前。在角落里,铁骨的汉子在电话里对妻子说:“媳妇儿,对不起……”一腔的柔情化作一声抽泣。

  7月31日下午,随着一声微信提示音,姐姐传来了儿子的照片,王斐看着照片,皱皱的小脸安静地睡着,他亲了又亲。他对着儿子的照片说:“宝贝儿子,灾区乡亲安好家,老爸就回家看你!”

  8月8日上午,南市村大街上,“隆隆”的铲车在前,汗水湿透衣服的王斐和村民在后,干劲十足地铺设着地砖。

  几天来,小村已经变了模样,粉刷一新的白墙,主街道两边图案分明的水泥砖,巷子里红砖铺地,干净整洁。

  “截至目前,南市村已经拆除违章建筑2000余平方,入户改造双瓮式厕所17个,硬化巷道2000余平方,铺设便道水泥砖600余米,粉刷墙面32000余平方。下一步要把南市村建设成‘美丽乡村’,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王斐自信地说

  记者问王斐:“见到儿子了吗?”“没有呢”他把手机里儿子的照片给记者看。

  “想儿子吧?”

  “想,怎么不想,儿子长大会理解他老爸的!”王斐憨厚地笑了。


  石家庄矿区贾庄镇贾庄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苏彦军:把大家带过大灾这个坎儿

  7月19日晚上6点多钟,连续下了一天的大雨,让47岁的苏彦军感到情况很是不好,贾庄村地势低,而且周围村庄的水也汇集在这里,“雨越下越大,没有停过,再下下去,村民就不安全了”。他与社区“两委”干部紧急商议, 8个人分为5个组,向所有村民发出了预警。

  晚上8点,特大暴雨袭来,苏彦军来到村里最低洼的后马路居民区。“那里有100多户村民居住,有的还舍不下那个家”。他与大家一起,到下肢瘫痪的居民苏会文家做工作,“眼看大雨越下越大,我们只好硬把他抬了出来,背到了灾民安置点”。果断有效的措施确保了全村在洪灾中没有一人伤亡,可大家都忽略他的家也在贾庄社区,家里还有老母亲,暴雨过后他硬是连续在社区干了7天7夜、5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回去看望母亲一眼。

  社区主街道朝阳大街在洪灾前刚刚铺好的沥青路面被全部冲毁了,冲毁后的沥青块堆积了整条马路,关帝庙前更为严重,形成一座“泥山”。21日早晨,苏彦军带领社区居委会全体成员第一时间开始清理街道,社区2天动用铲车、挖掘机、汽车、三轮车等机械设备720台次,清理朝阳大街1500米、榆林河2000米。紧接着,社区居民、党员先锋队、全区各级各部门都加入其中,251个党员先锋队、144个志愿服务队先后23次加入灾后重建的过程,朝阳大街两天后被全线抢通。与此同时,他带领居委会全体人员对受灾群众家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全村受灾房屋835家,灾后7天全部完成淤泥清理。

  在苏彦军心里最放心不下的是安置点生活的受灾群众,每天都去安置点看一看,即使他有事不能去,他也一定会安排别人去看一看,“他们都是俺的家人,哪一个过不舒服俺都不安心”。

  “损坏的便道砖已经铺设了1200平方米,剩下的在8月10日前全部完成”,说起重建,苏彦军信心满满。

  “大灾是个坎儿,但这个坎儿一定能过去”,苏彦军总是这样鼓励大家,“我们已经向全体村民发出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俺们就拧成一根绳,有啥坎儿过不去”。

  目前,在苏彦军统筹指导下,全新的社区规划已经修改完毕,朝阳大街沥青路面8月30日前铺设完成,9月31日前完成40个防腐木店铺的制作、张家街农家院的修整改造以及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围墙整修和室内外装修。“对灾后重建,我们的目标是两个月达到并超过以前的水平,而且我们要向国家级美丽乡村发起冲刺”,苏彦军对重建工作充满信心。


  宁晋县消防大队:争分夺秒打通生命通道

  宁晋县消防大队夜间救人

  7月19日22时至20日13时,宁晋县北沙河上游赞皇县白草坪水库突然泄洪,泄洪量超北沙河设计流量一倍以上,堤坝多处发生坍塌,大量洪水涌入河道两侧村庄。

  7月20日12时06分,宁晋县北沙河河堤决口,大北苏村一废弃河堤上有11人被困。接到险情后,宁晋县委书记张西军率县消防大队突击队迅速赶赴现场。

  废弃河堤位于北沙河南岸,处于河堤决口冲击的主要区域,由于周围没有任何道路,废弃河堤成了北沙河洪水中的一座“孤岛”,加上水流湍急,救援人员想尽各种方法都无法接近被困位置展开营救。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洪水仍然在迅速上涨,“孤岛”周围形成了深达10米的洪沟,且由于洪水冲力较大有松动的迹象。营救人员心急如焚,被困人员也陷入绝望,情绪极度不稳。宁晋县委书记张西军与专家现场研判后,指挥宁晋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带领2名突击队员及2名熟悉情况的村民组成紧急救援小组,强行涉水接近。然而在距离被困群众只有7米距离时,突击队再次被阻,无法前行。危急时刻,救援人员果断决定使用抛投器打通空中救援通道,通过手机指导被困人员绳索使用方法,抓住了“黄金救援时机”,依次将11名被困人员救出。救援人员刚刚撤离,“孤岛”就发生了大面积土块坍塌。

  7月21日凌晨3点,铲车顺利将被困人员运送到安全位置,没有造成一人伤亡,营救行动成功结束。


  涉县公路站副站长杨凤江:冒着落石危险抢修冲毁道路

  站在平涉南线省道一段被山洪冲断长达50余米的断头路上,涉县公路站副站长杨凤江一边指挥大型铲车向沟渠推石子填坑,一边提醒工友们注意安全。到21日上午10时止,已连续工作近48小时的他依然忙碌着。

  7月19日上午10时,在关防乡指挥修路的杨凤江接到公路站打来的电话,得知平涉南线因山洪被冲毁的消息。他立即停下手里的工作,带领公路站一班人迅速赶到平涉南线,发现32公里的平涉南线有4处严重损毁,且不时有大块石头滑落。他一边向上级汇报灾情,一边组织人员清理道路上的碎石块,设置指示标识。

  平涉南线是穿越合漳乡的一条省道,而合漳乡受灾严重,下辖的20个行政村中,有15个村损毁严重。如果不尽快修好这条路,救灾物资就不能及时送到老百姓的手中,电力修复也会受阻,将严重影响百姓生活。“身为共产党员,在人民需要的时候,要能豁出去、顶上来。”大雨依然滂沱,杨凤江和工友们冒着山体落石的危险,开始了紧张的抢修。

  抢修是轮番进行的,可轮到杨凤江休息时,他总是认真分析查看损毁路段,以便制定最佳修补方案,同时及时向上级汇报施工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

  两天两夜,杨凤江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眼睛熬红了,但却没有丝毫松懈。每当有碎石掉落或雨稍大些,他都会跑出帐篷,查看是否有新的险情出现,以及时补救;两天两夜,杨凤江没有吃过一次热饭,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就啃方便面。他说,“现在有这个吃就很不错了。道路冲毁了,交通不便,附近小卖铺能吃的都快让我们买光了。”

  截止21日中午,平涉公路断交路段已抢通两处。杨凤江对记者说,这两天雨势会逐渐变小,有利于施工,并表示交通人一定会竭尽全力,早日修复水毁路段。


  沙河市蝉房乡财政所所长崔广献:喊破嗓子做劝导挨家挨户发粮补

  7月19日,一场暴雨不期而至,短短数日,断电、断水、道路被冲毁、桥梁被冲断、通讯中断……沙河市蝉房乡宛如一座孤岛,灾情告急!

  19日下午,连沟桥还没有冲断时,崔广献便和同事一起在桥口设置警戒线,在暴雨中值守,防止群众冒险过桥。一些群众着急回家,执意要从桥上通过,崔广献就耐心地向村民解释此刻过桥的危险性,并和桥口周边的群众协商,使行人可以到附近居民家避雨,等水势退后再考虑通行。一遍遍的劝阻,半天下来,崔广献的嗓子几乎哑的说不出话。

  在有同事接替他值守桥口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梧桐沟,组织村民转移。梧桐沟是沙河市最西部的一个村,它由8个自然村组成,并且十分分散,更困难的是通往梧桐沟的道路狭窄且陡峭,暴雨中车辆要想通过几乎不可能,只能步行。崔广献穿着早已湿透的衣服,冒着瓢泼大雨,到地质灾害点附近挨家挨户地组织群众撤离。

  一户寡居的老人,舍不得住了一辈子的房子,不愿撤离。她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什么没见过,这场雨根本不算什么。这房子住了一辈子了,什么事儿都没有,我就在家,哪儿也不去。”崔广献看到这种情况,只得先安抚老人的情绪,然后不顾嗓子疼痛,好说歹说劝老人转移。老人终于松了口,但必须要带包裹走,崔广献实在拗不过,情况又十分危急,便赶紧帮老人一起收拾东西,拿起包裹,将老人背到了安置点。安顿好老人,又赶往下一户人家,就这样,一家一家又一家,一走就是一晚上。

  梧桐沟村民全部撤离后,崔广献来不及回乡里休息就又匆匆赶往花木、朝阳、石盆南街、石盆北街等村庄查看灾情。此时已经是20日凌晨四点,南街村支书得知崔广献几乎已经一天一夜没休息也没吃东西了,便要硬拉着他回家吃饭,崔广献起初怎么也不肯。村支书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就算是铁人,工作也不是这么干的。吃点东西,哪怕就喝两口汤,你看你嗓子哑的都快说不出话了,还怎么做工作?”实在拉扯不过,崔广献便就近在南街村村委会泡了一碗方便面,简单吃了两口,都来不及喝两口热汤,转身又投身到抗洪救援工作中。

  这场暴雨阻断了本应在20日发放到村民手中的粮食补贴。22日,交通通讯刚一抢通,崔广献就及时安排财政所人员,同沙河市农业银行在第一时间将粮食补贴分毫不差地发放到3800多农户手中。

  洪灾过后,崔广献在到村中查看灾情的时,根据受灾情况,谋划安排“一事一议”项目,并和村干部一起编制工程预算,尽可能减轻群众负担。

  洪灾过后,救灾物资纷至沓来,财政所负责救灾物质的接受和发放。前来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到达时间不一,有时分散,有时集中,车辆多了还得疏导交通。崔广献带领财政所的年轻同志随时待命,早就没有了固定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在酷暑烈日下,他们认真登记接受、发放物资,汗擦了又流,衣服干了又湿,一直坚持了十多天。接受分配救灾物质的工作繁忙而琐碎,但各类救灾物资数量在崔广献心里记得清清楚楚:方便面1601箱、矿泉水2546件、面粉603袋、大米606袋、食用油412桶、84消毒液910瓶......登记接收后,他按照各个受灾村的需求,及时将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磁县财政局资局干部王爱斌:为救灾不舍昼夜

  7月19日,磁县普降大到暴雨,当人民生命财产面临严重威胁时,磁县财政局国资局干部王爱斌以灾区为家,日夜奋战抗洪抢险第一线。

  7月19日21时,磁县防汛指挥部传来紧急讯令—西部山区出现险情。王爱斌选择到了全县受灾最严重的陶泉乡南王庄村。在当天的洪灾中,通往南王庄村的道路已被泥石流阻断,不要说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就是行人只能踩在冲毁的树木上、陷在过膝的泥石流中缓慢前行。平时只要30分钟的路程当天却花费了4个小时20分钟。到达南王庄村,他们没有来得及休息一下,就投入到紧张的排查险情工作中、安排老百姓转移到安全地点。在安排完所有工作去往辉水村的途中,一块体积达几十方的斗石从突然从山上落下,而此时离他们刚刚通过不到5分钟,王爱斌的同事事后万分庆幸的说,如果推迟5分钟经过后果不堪想象。

  高强度的劳作让铁一般的汉子倒在救灾现场。队友扶起他,他连忙摆摆手说:“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喝了一口矿泉水,他又杠起沙袋向河堤走去

  抗洪救灾期间,王爱斌始终坚持在一线,饿了吃点方便面,渴了喝点矿泉水,疲劳至极就在执勤地点打个盹。胃炎老毛病发作,他边吃药边奔走在现场掌握施工质量和进度,同事都劝他下堤休息,他说:“所有人都上阵了,自己哪能退缩,再说,自己还带领着一班人呢。”王爱斌连续三个夜晚彻夜未眠,从未离开过防汛第一线。连日的艰辛,累瘦了人,喊哑了嗓子,但他仍坚持和灾区干群与洪水顽强抗争,誓夺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为了准确掌握受灾情况,他冒着高温酷暑带领人员深入到受灾严重的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把握灾情,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及时给灾民以必要的救助。截止目前,对涉及西部山区的陶泉乡、贾璧乡、白土镇等6个乡镇70多个村,实地勘察测量因洪水冲毁的道路、桥梁、涵洞等280多,测量损毁的工程量达6万多平方米,挖填方工程量达7万多方。

  作为财政部门一名党员干部,王爱斌具体负责全县抢险救灾道路修建工作协调、运力调度等急难险重任务,而他的家乡陶泉乡是今年磁县受灾情况最重的地区之一,王爱斌的亲属被困家中,洪水已经淹过了家里一米多高的地基,断水断电多日。由于工作脱不开身,灾难面前,理应在亲人面前尽孝,但他更背负着为人民服务、为灾区人民服务的重任。他说:“比起我的亲人,还有更多人的情况更紧急,更需要帮助”!


  石家庄矿区消防大队中队长中队长程文:关键时刻他把自己的安全绳系在被困者腰上

  消防官兵正在救援车辆(图片来源:燕赵晚报)

  7月20日凌晨2时许,矿区消防大队接到某种猪场报警,称一名残疾人被卡在猪场大铁门的顶部,水位已达到其下巴位置。接警后,矿区消防大队中队长程文带队赶紧赶了过去。

  “30多米宽的水域,最北边露着他的脑袋。”程文回忆,水位再高一点、再耽误一会儿,被困人员都可能被洪水冲走。可是,如何救人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最大难题。半米多深、30多米长的淤泥带和两米多深、30多米宽的湍急水域,让所有人倒吸了一口气。救,消防队员就有危险;不救,被困人员就有危险。这个时候,程文说了句话,“让我来,我能行!”

  一根安全绳,一头被系在战士们的身上,一头系在程文的腰间。随后,程文独自淌过泥洼地,又游过湍急的水域,缓缓向被困人员靠近。

  “他喝了好几口水,水浪大的时候,都把他给淹了!”战士们后怕地说。程文紧紧抱住围墙边的一棵大树,顺着大树又爬上围墙,在大水中摸索着靠近被困者。“因为他是残疾人,又在水里泡的时间长了,往回返的时候特别困难,”程文把自己身上保命的安全绳系在了被困者腰上,然后硬是用双手把他拉上了屋顶,在战友们的帮助下,程文又是背、又是拉,最终把被困者救了出来。


  邯郸市财政局社保处干部王淑英:抗洪救灾的“铁算盘”

  “吃完了吗?带上文件,现在就走。”7月27日上午12点10分,邯郸市财政局社保处副处长王淑英和处室的同事,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简单吃了口午饭,就去民政局会签关于核实“7.19”特大暴雨灾害紧急转移安置和遇难人员情况的文件。这是邯郸市“7.19”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淑英同志工作的常态,她已经9天没有正常的吃饭休息,平均每天16小时以上时间在单位忙工作。

  邯郸市“7.19”特大暴雨灾害受灾涉及区域广、灾情复杂,各县市区受灾状况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一一核定,救灾项目涉及较广,从自然生活补助、紧急转移安置,到灾后重建补助、损毁道路修建等十几项,资金用途各不相同。这次救灾资金拨付工作千头万绪,在她的带领下,社保处的几位同志各司其职,使救灾工作紧张有序开展起来。

  在洪水面前,时间就是生命,救灾资金的筹集和拨付要求一定要快。灾害发生后,王淑英第一时间和省厅联系,了解相关救灾资金信息,争取和筹集资金,并确认资金用途及下拨时间。

  7月20日,她拨出第一笔1700万元的救灾款。接到指令后,她带领社保处积极与民政局救灾处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受灾情况、核实受灾人数等,督促并及时了解民政局分配方案的批复情况,确保救灾资金可以在第一时间拨付下达。对需要拨付的资金,社保处在2个小时内提出拟办意见,报主管局长和局长,经市领导签批后抓紧下达指标文,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拨付到部门或县(市、区)。当天下午3点收到民政局资金申请报告,她马上拿出拟办意见,经局领导签字,5点就到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政府、市委,按程序请市领导审批,回单位后马上起草指标文,下达文件,拨付资金,片刻不停一直忙到晚上10点。

  下拨救灾资金时,为节省时间,她提前打电话到县财政局,要求工作人员守在传真旁,当市局拿到市领导批示,就立即发传真,以保证县财政局可以马上接收。随后,一一给接受救灾款的县(市、区)财政局长打电话,讲明资金用途和使用的重点方向。她要求县(市、区)财政局不停顿,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报告,按照党委和政府的指示意见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及时下达到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县(市、区)财政局的资金拨付意见下达后要及时向市财政局反馈。

  1700万元、800万元、3500万元……救灾资金的拨付工作一环紧扣一环,这笔资金还在拨付中,省和中央又下达了另一笔资金,9天陆续拨付了7批资金。因为清楚每笔资金的来之不易,在拨付资金时,王淑英总是反复核算各项资金需求,和民政局反复沟通协商,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每拨一笔资金就像一次打仗,首先要与民政局反复核实灾情数字,往往一个数字需要经过上报、核实、再上报、再核实,几上几下核准后,才能作为资金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汇报分配方案、起草资金请示、领导逐级签批、下达指标文件,一连串的流程都要在有限的两三个小时内完成。淑英同志沉着冷静、急而不乱,上亿资金没有出现一笔差错。

  抗洪救灾,重担在肩,淑英却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做好本职工作”。


  邢台市女企业家协会:京津冀姐妹一家亲携手救灾献爱心

  7月19日暴雨发生后,看到开发区、西部山区受灾严重,邢台市女企业家协会协迅速行动,数十位女企业家筹集资金购买物资,纷纷走进受灾村庄。

  人为本、食为天。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集中精力针对救灾群众“吃饭难”问题,及时捐送米面油、矿泉水、方便面等多批物资,保障受灾地区人民的基本生活。同时,她们还密切关注市民政局发布的信息,及时补充所需药品、消毒液、被褥等物品,精准救急援赠物资。每到一处,她们都会询问明天还有什么最需要援助?从米面油到包子、绿豆汤,到卫生纸、防潮垫,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关注着灾区人民的所需所想。

  热乎乎的包子、鸡蛋汤,清热解暑的绿豆汤,这些平时随处可见的家常饭,对于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同志们来讲确实最贴心的食物。为将简便午餐送到最急需救援的地点,女企协发动会员亲手制作包子。调馅、擀皮、包包子,每天早上四、五点就开始进行,上午十点开始送餐,等大家吃完再返回。连续三天,女企协累计制作了36000多个包子,多家企业甚至停工组织自己的员工加班加点赶制包子。

  “手牵手、心连心、京津冀姐妹一家亲”,经省妇联、省女企业沟通协调后,京津冀企业家进行精准对接,开始携手救灾。北京、天津,以及省内承德、张家口、廊坊、衡水等多个市女企协先后给邢台灾区捐赠重建物资,开启跨区域协作救灾。

  天津武清区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王淑仿得知邢台灾区灾后重建,群众生活急需防潮垫,她就把原本要用于出口哈萨克斯坦的垫子拆包,按照防潮垫标准重新加工。48小时的紧急赶工,1000条防潮垫完工,8日送至邢台。河北省太行监狱与北京女企业家协会同共协作,紧急制作防潮垫,额外捐赠了200块苫布,还随车捐赠了2万元水泥、12万元服装。

  自7月19日以来,市女企协积极响应市妇联的号召,在沙河、临城等妇联的大力支持下,暂时放下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灾志愿服务行动中。她们发挥协会整体力量,为救灾和重建家园贡献力量,参与救灾的先后有100多家企业,捐赠物资总数折合现全200多万元。面对洪灾,她们将女性特有的坚韧汇成了无疆的大爱,温暖了灾区人们的心。


  涉县合漳乡台庄村村委委员魏相生:救灾一线的义务艄公

  7月19日,大雨倾盆,倾刻间,涉县合漳乡成为一片泽国,史邰至田家嘴八个村与乡政府失去联系,形势十分严峻。

  7月22日,县里派出消防官兵开始在台庄村与史邰村之间架设摆渡设施,实施人工摆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村委委员,53岁的魏相生主动请缨,要求参与到摆渡工作中。家人和群众都非常担心他的安全,进行劝阻。他憨厚地一笑:“没事儿,我长年生活在河边,这里的水道我比他们(消防官兵)更熟悉,放心吧”。

  魏相生率先跳入河道,背负几十斤的绳索,艰难前行。尽管常在河边走,但洪水不同平时,河道下面情况不明,水中漂浮物防不胜防,短短200米的河道,整整走了半个小时,总算是到了对岸。

  魏相生迅速投入正式摆渡工作,与消防官兵一起固定绳索,捆绑皮划艇,有序组织安排过河人员。中午35度的高温席卷而来,岸下是浊浪,头顶是烈日,真可谓水深火热。他没有任何怨言,一直坚守在摆渡第一线,每天摆渡30余次,运送人员100多人。

  一天下来,他累得几乎瘫痪,直接躺在了河滩。“多摆渡几名救援人员,孤岛上的群众就安全几分”,魏相生有力地说道。事后有群众问他:“当时害怕不害怕?”,他直率地说“不害怕是假的,但紧急关头咱不上谁上?”

  从23日起,魏相生坚守阵地,为救援人员及过往群众摆渡过河,总计达到200多人,为救援工作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为回家的群众提供了方便,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

来源: 河北文明网

关键词:宣传部,文明办,发布,河北好人事迹

责任编辑: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