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北篇】
“科技大咖”李保国太行山上谱写致富华章
编者按:35年来,他既是教授也是农民,他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扎”到山里,“粘”住果农,他不断创新果树品种、品牌,开辟新战场,形成了一批充满“乡土味”的技术成果,惠及十几万山区农民。他就是受万千群众爱戴的“科技财神”李保国。 扶贫致富:他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农学博士,主要研究山区开发治理和经济林栽培技术,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从1981年起,李保国教授就号召学生和他一起扎根太行,一扎就是三十多年。期间,他在当地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 李保国培育的“富岗苹果”取得巨大成功: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夺得银奖,2008年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专供果品,2011年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仅苹果一项,岗底村民人均收入就达2.5万元,村里80%以上的村民住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单元楼、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和燕山11个县(市)369个村,带动7万多名村民走上致富路。 李保国教授生前工作的办公室。长城网 张天虎 摄 点石成金:科技之手成就三个“品牌” 李保国用他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成就了三个“品牌”: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邢台县前南峪村。这里形成了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获得过“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但是,35年前,这里却是一个连草都长不好的荒山秃岭; “太行山里首富村”——内丘县岗底村。村民今年人均收入3.1万元,种植的“富岗”苹果,荣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专用果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曾经创出100元一个苹果的神话。然而,20年前,这里却流传着“有女不嫁岗底郎,光着脊梁睡土炕”的歌谣; “中华名果”——临城县“绿岭”牌薄皮核桃。如今,该县发展薄皮核桃种植20多万亩,涉及138个村1万多农户。龙头企业“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被扶持起来。可是,17年前,创业之初的绿岭公司面对的却是一片“连鸟都不拉屎”的石头山。 资料图:李保国把课堂建在太行山上。 科研脱贫:荒岗变成“聚宝盆” “生产实践需要什么,科技工作者就应因地制宜研发什么” 河北临城县的李家韩岗,曾经是一片乱石堆积、杂草丛生的荒岗野岭。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死,死了种,村民开始绝望。 一天,头发稀乱,皮肤黝黑,长得像农民、穿得更像农民的李保国来到李家韩岗。他察地势、看土壤、找水源,很快形成一整套水土治理、品种选择、果树管理、市场推广的方案。 用10年时间,李保国创建了绿色薄皮核桃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早实薄皮核桃“一年栽树、三年有产、五年丰产”,亩产值达到一万元以上。 昔日的荒岗,从此变成“聚宝盆”。 李保国深知,靠个人力量带领群众脱贫远远不够。“抓好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闯市场、奔富路!”思路形成以后,李保国马上着手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 在李保国指导下,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在李家韩岗快速成长起来,先后研发出核桃乳、核桃油等6大类20多个核桃深加工产品,培育出了“绿岭”这个中国驰名商标,因此带动周边大批农民脱贫致富。 “生产实践需要什么,科技工作者就应因地制宜研发什么。”这是李保国30多年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的心得。他先后推广36项实用技术,让自己的科研论文在太行山落地生根,造福人民。 “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 李保国教授手把手教农民技术。内丘县委宣传部供图 李保国说:“作为一名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讲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把我变成农民,再把农民变成我。这比单纯写一篇脱离实际的论文要有意义得多!” 1981年,李保国在邢台前南峪指导果树品种更新时,村民对他半信半疑,推广工作陷入僵局。 他向村民“租借”了100棵树做“示范田”。一年以后,李保国的果树长得最旺、果子个头最大,未收获就被客商抢购一空。被“成果”折服了的村民纷纷前来拜师学艺。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这是李保国内心深处的呐喊。为此,他几十年不改自己的科研初衷:“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他每到一处,都手把手教授农民果树、板栗、核桃等种植技术,让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甩掉“穷帽子”。 “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传播”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河北内丘县岗底村村民种的苹果树都是自然成长,不修剪、不疏果。苹果论筐卖,一筐卖不了几个钱。李保国为他们量身定制了苹果无公害管理方案。 蓝图画好了,但实施起来却并不顺利。李保国强制性要求乡亲们对果树进行修剪,并疏花、疏果。 看着大把大把剪下来的树枝,村民们个个心如刀割。看着满地落下的小苹果,许多村民不干了。“果子没有长大就给扔了,怎么丰产?到时候他一拍屁股走了,我们找谁说理去?” 村民安小三当面点头,背地不服,没有对果树进行修剪并疏花、疏果。结果,秋后一算账,4亩果园赔了4000多元。又悔又急的安小三痛定思痛,把李保国独创的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记得滚瓜烂熟。后来,果子长好了,卖上了好价钱。 李保国说,“在传授技术过程中,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传播。”35年来,李保国在太行山区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土专家”。 近几年来,“产学研结合的李保国模式”因为做法独特、有效,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借鉴。 李保国走了,但他用智慧、汗水和生命点燃的科技星火,正在太行山形成燎原之势。那满山苍翠欲滴、遮天蔽日的果树,那满载农民脱贫致富梦想的果树,那满浸李保国青春、智慧和汗水的果树,不就是他写在巍巍太行上的一篇篇生动、美丽、激情四射的论文么。 “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 有一年,春季开花时节下了大雪,李保国打电话到岗底村,让人都上山,把树上的雪都摇下来,然后把村里能发烟的东西都运到山上,夜里12点开始熏烟,一亩地四到五堆。第二天,李保国不顾雪后路滑,来到了岗底村。 花冻了85%,果农们垂头丧气,村干部杨和平说:“这下完了。”李保国一户一户看过后说:“问题不大,有10%的花就够用了。”他马上召集人,部署到外地找花粉,人工授粉。那一年岗底苹果不仅没减产,反而增收了。 在苹果管理实践中,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并印成“明白纸”,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岗底村注册的“富岗苹果”多次获奖,并获得全国驰名商标。 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的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除推广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外,李保国还积极推广板栗、核桃等多种技术。他为临城县的绿岭公司探索出了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使过去草都长不好的荒岗栽上了“摇钱树”。2002年,市场上的普通核桃每公斤不到4元,李保国指导生产的薄皮核桃,一上市就卖出了每公斤30元的高价,而且供不应求。 30多年来,李保国示范推广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他直接帮扶三四十个村庄,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数百个。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腰包鼓起来。 多年来,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岗底村民刘麦林在管好自家果园的同时,给周边村的苹果园当技术指导,最忙时指导着四五个果园。 “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年近花甲的李保国说,“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儿,就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 资料图:李保国用技术给农民打造“金饭碗”。 长城时评:科技扶贫需要千千万万个“李保国” 李保国扶贫为什么受农民欢迎?他是怎样实现了用科技精准扶贫的?一是把农技用到关键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怎么让老百姓相信科技的力量,看到脱贫的希望,李保国根据村里的自然条件,培育出适合当地栽种的苹果品种,编写了通俗易懂的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把191位农民培养成了“持证下田”的果树专家。 二是找准一个好产业。李保国通过考察土壤、气候、市场等,为临城县狐子沟确定了种植薄皮核桃的产业发展方向,把10年时间研究选育出的薄皮核桃成果用在了这里,而且建立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让这里的群众没有了后顾之忧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是探索一个好机制。“太行山的父老乡亲都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这是李保国最大的心愿,他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探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机制,把脱贫攻坚成果精准地落在每位群众的身上,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致富路上不能丢掉一个人。 四是建起一支好队伍。作为科研项目带头人和导师,李保国带领大批学生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贫困乡、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科技扶贫志愿服务。薪火相传,如今河北农大师生们继续扎根山区,精准发力攻坚,带领太行山区农民正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脱贫攻坚,科技是杠杆,知识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果。用科技精准扶贫,李保国身体力行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虽然他倒下了,但在太行山上他就像一座灯塔,给扶贫竖起一个标杆。目前我国还有7千万人没有脱贫,为让贫困地区群众过上好日子,需要千千万万个“李保国”式的农民教授,走出实验室,把贫困地区当做自己的另一个“战场”,扎根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长城网评论员 魏金改) (据长城网、河北日报、新华社等综合) |
关键词:李保国,科技大咖,科技财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