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沧州新路盐碱地上崛起“绿色之城”

来源: 河北日报  
2016-05-27 14:47:41
分享:

  阅读提示

  沧州于2014年提出建设“生态之城”的目标,造林绿化是城市实现既定目标的必需之举。这也意味着,地表层含盐量为0.3%—0.6%的沧州必须打破“盐碱地上无林业”的说法。

  从制定造林绿化实施方案到启动实施绿色沧州攻坚行动,从均衡东西部城区造林绿化水平到沧州市、肃宁县冲击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沧州造林绿化的决心从未如此坚定。

  这是一场向自然发起的挑战,也是一场向生态要效益的翻身仗,仅在两年间,沧州趟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专业造林”的路子。

  凝心聚力攻克盐碱地植树难题,明确三大重点绿化工程

  5月的狮城沧州,尽染绿意。

  驱车行驶在沧州境内京沪、石黄、大广高速公路上,100米宽的林带在两侧绵延不绝,散发着勃勃生机。

  近两年来,沧州加大造林绿化投入力度。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5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73万亩、5个百分点。2015年,沧州成功获评“国家园林城市”。

  这样的成果对于地处滨海盐碱地带的沧州而言,来之不易。

  渤海之滨的沧州有近六成的土地为盐碱地,尤其是东部地区,有近400万亩属重度盐碱。有调查表明,在中重度盐碱地上种树,成活率仅为20%。沧州东西部绿化水平不均衡是多年的难题。

  “盐碱地上无林业”,长期以来,造林绿化是当地一项几乎无法推动的工作。

  “土地盐碱,是造林绿化一道越不过的‘坎儿’。”有专家提到,沧州市区内百年古树仅有4棵。曾有澳大利亚造林专家称能够攻克沧州盐碱地绿化问题,努力3年后,耸了耸肩膀,双手一摊,留下一句“Sorry”无奈地回去了。

  然而,造林绿化一直是当地人内心深处的一个绿色梦想。随着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这一梦想更加迫切。

  “植树造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沧州有水无山,要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就必须把‘植绿’作为重要环节。”2014年,初任沧州市委书记的商黎光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造林绿化是增加民生福祉的一个重要途径。

  沧州人多年来想都不敢想的造林绿化工作第一次摆在重要位置上。

  其实,将造林绿化推到前台还有另一层原因。

  2014年,沧州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均跃居全省第三位。已经进入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的沧州意识到,即便发展速度再快,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无法长期承载沧州经济之船的远航。

  “守住绿水青山,方能赢得未来。”沧州站在这样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造林绿化工作。

  “沧州一开始就站在全局的高度,制定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沧州市林业局副局长李清江认为,这是沧州造林绿化在短短两年就初见效益的一个重要经验。

  盐碱地上如何种树?这是首先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沧州成立了园林与林业科研所,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经过艰辛探索,相继完成了6项科研成果,并应用到绿化种植中,走出一条盐碱地绿化种植新途径:大面积实施了台田排盐、围埝淋碱等工程造林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和土壤盐度,即便是在渤海新区、黄骅、海兴、盐山等地盐碱度高的东部地区,造林成活率也提高到了85%以上。

  “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三大重点绿化工程,即‘6+1+1’廊道绿化工程、森林‘围城、围区’工程、大方大片造林工程,力求短时间内重点突破。”李清江认为,这是沧州造林绿化设计的一套战略。

  据介绍,“6+1+1”廊道绿化工程指重点提升京沪、石黄、大广、廊沧、沧保、津汕等6条途经沧州的高速公路,1条106国道和1条京沪高铁共8条绿色廊道,在通道两侧各建设100米宽的绿化带,总长度515.3公里。森林“围城、围区”工程要求每个县市区都要建设完善1至2个1000亩以上的城郊森林公园等。而大方大片造林工程则指建设一批规模连片发展的百亩块、千亩方、万亩片。

  “在省下达每年造林11万亩、4年造林44万亩任务基础上,自我加压确定4年造林100万亩的任务,力争到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9%。”沧州于2014年制定的《绿色沧州攻坚行动(2014—2017年)》明确提出这样目标。

  统计显示,2015年,沧州全市全年共计完成造林48.5万亩,是近年来全市完成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

  攻坚突围政府主导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驱车从石黄高速驶入沧州城区,临近沧州西收费站时,向南北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速生杨,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沧州仿佛敞开了一个绿色之门。”有人这样描述。这扇“门”就是沧州近两年来投资近2亿元打造的占地约1万亩的大运河森林生态园。

  据介绍,大运河森林生态园是沧州市面积最大的以森林为主要特色的公园。植树近60万株,品种50多种,被称为沧州“绿肺”。

  这些土地是如何统筹开发成森林公园的?

  “是政府从农民手里统一流转来土地交给俺们,造林的收益还归我们个人,这种模式很划算。”在大运河森林生态园搞种植,已经尝到甜头的一位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王新保说,今年他们还打算增加造林面积和投入。

  据了解,在土地保障方面,沧州推行统一流转土地造林的方式,即由政府出资统一流转土地,通过招投标,引进种林大户、合作社、工商企业等发展规模经营,把农民手中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为规模化、集约化造林打下良好基础。

  “让政府成为土地流转的主导者,有助于造林绿化步调一致。”李清江认为,此举不仅能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能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

  据介绍,沧州市规定,各县市区要安排当年本地财政预算支出的2%以上用于土地流转等绿化工作。

  但沧州国家投资的生态项目少,市、县本级财政也捉襟见肘,光靠财政一己之力显然不行。

  李清江说:“弥补造林资金的不足,要通过市场化手段,用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

  5月21日下午,走进吴桥县曹洼乡崔庄村,林下种植的70亩天鹰椒长势喜人。

  有了去年的丰收经验,种林大户许爱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林地的收益周期至少需要六七年,而在林地里套种辣椒,一亩地可产约450—500公斤,一年亩收入5500元左右,亩纯收入能拿到约3000元。

  “就像存了‘绿色银行’,林下种植成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他说。

  这是吴桥县利用林业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产业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吴桥全县造林2.01万亩。

  农民造林的积极性来自实打实的收益。分林到户的吴桥农民依托林地资源优势,尝试在林下套种经济作物,饲养鸡、鸭、鹅、羊,发展农家乐、林下游等,逐渐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发展林下经济,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养殖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类型齐全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林地复种指数,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把单一林业引向复合林业。林下长出‘宝’来,林农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收益,也促进林业生产力快速提高。”吴桥县农业局局长周鹏说。

  “只要有创意,林业经济可产下‘金蛋’。”这句话,越来越成为沧州种林大户的共识。而正是不断激发出来的种林大户的积极性,逐渐破解了沧州市造林“投入不足、规模不大、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等问题。

  统计显示,2015年,沧州市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专业化造林,因地制宜制定鼓励政策,用7.2亿元绿化造林财政资金,吸引了19.7亿元社会资本投入,是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的两倍多。

  动力保障“一把手”强力推动,奖补机制发挥“正激励”

  沧州掀起的这场造林绿化“攻坚战”让市林业局的工作节奏一下子紧张起来。

  “拿汇报工作来说,以前是我们找领导,现在是领导催着我们。”沧州市林业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近两年来,当地市级干部下县调研,必看绿化。在两个造林季里,县级干部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植树活动,“这都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造林绿化是“一把手工程”,沧州市、县两级把造林目标、工作重点、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落实到人员、地块,签订责任状,按目标责任状进行督导、检查、验收、考核和奖惩,建立了上下贯通的目标责任追究机制。

  除“一把手”自上而下强力推进外,一套激励机制也在发挥作用。

  在今年3月9日举行的沧州全市春季造林绿化动员会上,沧州市相关负责人通报沧州市2015年度造林绿化奖补情况,这在当地尚属首次。

  “有的县市区得了1000多万,有的只拿到100万,拿奖补少的自然压力更大。”李清江说,沧州设计的一套奖补机制发挥出了激励作用。

  2015年底,沧州市印发《沧州市造林绿化奖补办法的通知》,明确提出当地造林绿化奖补设立造林面积、任务完成率、重点工程、造林精品工程和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完成情况5个奖项,各县市区根据任务完成率领取不同级别的奖励。

  “沧州造林绿化实行‘正激励’政策。”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本级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奖补各县市区造林绿化工作,县市区财政资金投入比例越大,市级奖补就越多。

  当地政策还规定,对提早完成市下达任务,以及自定重点任务完成好的县市区,实行优先奖励、重点奖励。对市重点绿化工程和连片1000亩以上的规模化造林,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区域类别,确定不同奖补比例,给予适当奖补。

  媒体的舆论监督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参与力量。

  据介绍,每逢周二和周五,沧州日报等当地主流媒体都会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通报各县市区的绿化进度,并进行大排名。

  沧州,由此掀起造林绿化“赶帮超”的热潮。

  统计显示,今年截至4月12日,沧州全市共计完成造林42.1万亩,已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05%。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沧州站,商黎,套种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