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社会万象

[缅怀李保国]根扎山区30载 科技富农满太行

来源:长城网综合 作者:逯媛峰 2016-04-13 15:27:2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4月10日凌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30多年来,在太行山区推广了36项实用技术,先后培育了邢台县前南峪村、内丘县岗底村、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16处山区开发先进典型,帮农民增收35亿元,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前南峪国外果树引种高科技示范园。杨雅荃 摄

  说到前南峪,不得不提它的创造者李保国。提起“李保国”,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村民没有不知道的。

  太行山上的“科技财神”

  前南峪村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为了让秃山变绿,李保国与同样从事林业课题研究的妻子带着刚满4岁的儿子一头扎进了山沟沟。“我们踏遍了所有的山头地块,获取了第一手详尽的数据资料。常常是早上五点起床上山,晚上七八点钟才返回。山里条件差,上山带几个馒头一瓶水就很满足了,夜里甚至只能点柴油灯。”

  通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调研,李保国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方法。1981年,前南峪村在李保国的带领下开始爆破整地尝试;1986年,整套爆破整地技术基本形成,前南峪的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当年“嫁女不嫁前南峪”的穷山村变成了“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获得了“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1996年,50年一遇的暴雨重创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青葱依旧。乡亲们说,是李保国传授的治山方法救了前南峪。

  李保国指导苹果管理时也曾遭到质疑

  当李保国第一次到前南峪建滩队指导苹果管理时,年轻的他就遭到遭到了质疑。

  队长郑津玉问道:“你多大了?”李保国说:“我58年生人。”郑津玉说:“我56年就开始管苹果了,我们这儿来的教授多了。”李保国说:“给我一百棵树,我做给你们看。”

  在队员们疑惑的目光里,在下着大雪的冬天里,李保国开始修剪自己的果树。一年下来,他的果树长得最旺、果子个头最大、果形最好看、总产量最高,来买苹果的都先买他树上的。队员们对这个年轻人彻底服了,纷纷来找他取经。1992年,市场上苹果卖三四毛一斤,而前南峪的苹果卖到两块五一斤。

  【听听大家怎么说】

  前南峪村农业支部书记王晓棠回忆着说:“当年,俺村马峪沟是个穷到一棵树不长、一棵草不生的穷沟!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们来这里,主要课题就是小流域治理,李保国负责培训、提高我们的果树管理技术!”

  王晓棠感慨地说:“李保国的技术不仅仅富了前南峪,更富了太行山!”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李保国,“太行新愚公”,太行山区

责任编辑:王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