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李保国:太行山上的科技财神

来源:长城网 作者:杨雅荃 2016-02-15 15:44:1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2月15日讯(记者 杨雅荃)近日,记者来到邢台前南峪感受太行山上神奇的果树林。说到前南峪,不得不提它的创造者李保国。提起“李保国”,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村民没有不知道的。“当年,俺村马峪沟是个穷到一棵树不长、一棵草不生的穷沟!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们来这里,主要课题就是小流域治理,李保国负责培训、提高我们的果树管理技术!”前南峪村农业支部书记王晓棠回忆着说。

  据了解,李保国1981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他就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和另外两名教授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当时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十分贫困。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邢台浆水镇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

前南峪国外果树引种高科技示范园。长城网 杨雅荃 摄

  “仅能长树是不够的,还要栽下生金树,找到适合山区特点的栽种技术,把财富带给山区百姓。”面对着眼前的荒山,李保国暗下决心,要在荒山上拓出良田,要给村民留下“摇钱树”。通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调研,李保国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植保新方法,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变成了“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1996年,50年一遇的暴雨重创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青葱依旧。乡亲们说,是李保国传授的治山方法救了前南峪。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李保国,前南峪,农业科技,果树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