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授”——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上)
近日,李保国教授正在指导岗底村果农修剪苹果树。 又见李保国。 还是那身朴素的衣装,过膝的灰黑色棉服上,依然蹭了很多尘土。脸庞黝黑、笑容憨厚的他,扎在人堆里就是一个农民。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农民”,真实身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30多年来,在我省太行山区推广了36项实用技术,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富岗苹果、绿岭核桃,邢台县前南峪、平山县葫芦峪……他用科技之手,点亮了这一串闪光的名字。 “全面小康,短板在山区,科技是杠杆。”回首来时路,李保国由衷地说,让科技真正成为山区农民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财神”,需要无数人的艰辛努力和付出。 “把我变成农民” 2016年1月27日下午,内丘县岗底村。 李保国在地里给村民讲完苹果树冬季修剪技术后回到村委会大院,打开汽车后备箱,把手中的剪刀、钳子放进一个手提袋里。 空间不大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雨靴、草帽、衣服、工具…… “可以把后座放平,中午躺一会儿。”李保国告诉记者,这辆车就是他一个流动的“家”。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他几乎天天奔波在路上,上车当司机,下车当劳力。 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200多天在山里“务农”,粗砾的山风吹打着,毒辣的日头照晒着。常年如此,李保国看起来像个农民,也就不难让人理解了。 “李老师穿不讲究、吃不挑剔,穿的衣服还没有一些农民的好。”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讲道,一次下地,李保国的衣服被树枝划破了一个口子,“我想给他换件衣服,他说,‘你把我打扮得像课堂上的教授模样,我咋和农民打交道?’我问这有关系吗?他说,‘农民认可了你这个人,才能更好地接受你的技术’。” 给农民传授技术,必须合农民的“胃口”,对农民的心思。 赞皇县寺峪村有上千亩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村里请一位专家来讲修剪技术,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让老百姓都听晕了。后来李保国去讲课,只教大家认识两种枝,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就讲完了。老百姓们高兴地说:“原来这么简单!” “作为一个专家教授,不能把给研究生、博士生上课那一套搬来讲给农民听。”李保国说,要学会用农民的语言和他们交谈,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 教农民疏花,他说:“一棵果树所供给的营养有一定的限量,打个比方,10个馒头10个人吃,一人只能吃一个,谁也吃不饱。如果10个馒头5个人吃,一个人就能吃两个,大家都能吃得饱……” 教农民疏果,他说:“这和计划生育的道理一样,孩子多的家庭负担重,如果就一个孩子,上学、就业、娶媳妇盖房就省劲儿多了。所以,苹果树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教农民剪枝,他总结的口诀通俗易懂、简单易记:“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见枝拉下垂,去枝就留橛”…… “农民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接受新技术,光说不练也不行。”李保国说。 记得当年,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住在前南峪村搞山区开发研究。治山之余,他发现村民管理苹果树不科学,主动提出指导指导。结果刚开口,就碰了“钉子”。 队长郑津玉问他:“你哪年生的?” 李保国说:“1958年。” 郑津玉撇嘴笑笑:“我1956年就开始管果园了。” 李保国说:“你分给我100棵树。” 在村民疑惑的目光里,在飘飘扬扬的雪花中,李保国开始修剪分给他的果树。一年下来,李保国管的果树长得最壮,果子个头最大,果形最好看。小商贩们来了,都先买他树上的。村民服了气,纷纷来找他“取经”。“过去见的教授多了,还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整天钻在地里干活。”大家直夸他。 人和农民打成一片,心和农民贴在一起。多年来,李保国用真心换回了真情。 每逢正月到村里,家家户户都争着请他吃饭,实在推托不过,有时他一天得赴五六个老乡的家宴;一次在村外遭遇交通阻塞,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学术会议,村民二话不说拆掉了自家院墙,为他辟出道路…… 每每想起这些,李保国的心中就涌起一股热流。 “把农民变成我” 手持着自己那本蓝皮儿的果树工中级(三级)证书,岗底村村民王群书透着自信。 “去年一年,除了管理自家的果园,还出去指导别人管理果树,加起来一共挣了9万多块。”他高兴地对记者说。 像王群书一样拥有国家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果树工证书的村民,在岗底村一共有191名。他们不仅自己能致富,还活跃在山区传授技术,成为“永久牌”的土专家。 把农民变成专家,是李保国的心愿。可要达成这个心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长年累月,李保国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 在岗底村刚开始推行苹果套袋技术时,许多村民掌握不好技术要领。李保国要拽住他们的胳膊找角度,捏着他们的手腕找力度,常常是一个小时才能教会一个人。类似这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还有很多,可他从来没有嫌麻烦过。 平时随和的李保国,有时也会发脾气。果树整形修剪,村民舍不得锯掉,李保国急了,就跟他们嚷。为这,他被杨双牛称为“杠头班长”。 “农民心理状态不一样,基本素质不一样。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落实到位。”李保国说。 那一年,疏果的时节到了。李保国在岗底村搞培训,要求一条枝上每隔25厘米留一个苹果。村民杨海堂却打了一个小折扣,每10厘米留一个,这样下来一条枝上能多留三到五个果。秋后一算账,1.2亩苹果树收入了3万元,杨海堂心里美滋滋的。没料到第二年,苹果树开花少了,结果少了,收入不到1.5万元,成了“小年”。 “俺心里明白,这是疏果不到位造成树负担过大的缘故。不相信科学真是瞎忙。”打那以后,杨海堂老汉严格按要求管理苹果树,再也不敢自作主张。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 多年来,李保国的足迹踏遍了广大山区,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已达到三四十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百余个。 他用沾满泥土的双脚,迈出了一行行坚实的足印,让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民走上致富路。 “我省山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人均耕地只有4分。靠山吃山,就得把山场利用起来,把荒山变成花果山,让老百姓能够在山里头安居乐业,实现山绿、人富、村美。”李保国说。 2015年12月16日晚上,“燕赵楷模”发布厅在河北电视台录制李保国的先进事迹,结束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大家知道他第二天要去平山,考虑到他身体不好,都劝他在石家庄市区休息一晚。他说:“今晚上赶到平山,明天一早就能干活。”坚持连夜自己开车走了。 为山区百姓谋幸福,李保国的脚步从未停歇。 |
关键词:农民,财神,胃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