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国内

习近平用数字编织的民生保障网

来源:学习中国 作者: 2016-01-13 07:48:2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图为: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来到云南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五大法则:夯实保障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的最大任务,也是“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因此,保民生、促民生是这个关键时期的关键课题,习近平关于民生的重要讲话中主要体现出五个重要民生法则。

  一是底线法则。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十三五”期间,保民生、促民生的底线法则主要应该体现在平均底线、就业底线和减贫底线三个方面。

  二是至上法则。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说,党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民生开展的,民生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公正法则。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类共同追求。 “十三五”期间的民生改善,应充分体现法治公正、发展公正、分配公正。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指出,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让广大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四是全面法则。五中全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民生全面改善建议集。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说:“要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

  五是创新法则。一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要创新、制度要创新、方法要创新;另一方面又要鼓励全民创新,让人民在创新中完成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5年0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六个要求:明确工作重心

  民生改善是一项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习近平对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确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一是明确工作思路。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的资助工作。

  “守住底线”就是要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突出重点”就是要对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进行倾斜;“完善制度”就是要形成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引导舆论”就是要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

  二是明确工作重点。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

  三是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推动力量,且与民生关系密切。据今年全国两会发布的消息,我国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过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重要的渠道。

  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着力点,主要是大力优化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重点是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要解决好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重和融资贷款难问题;解决好小微企业市场准入等平等竞争机会问题;还要解决好小微企业的适用规制问题。目前,小微企业既缺乏法律制度的规范又缺乏法律制度的保护。

  四是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速度发展很快,各项保障制度建设都已全面展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也于2012年基本建立并覆盖全国。但是,由于有些制度运行尚不到位,尤其是衔接转换通道没有完全打通,使得保障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五是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

  住房问题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又是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满足基本住房需要;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

  六是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工作的重点,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政府要为不断改善民生夯实制度基础,增加财政支出。同时,每一个劳动者都要树立主动就业、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靠自身的努力奋斗改善生活,改变现状,而不是靠等、靠要、靠补贴、靠救济。

  图为: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12月28日深入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看望一线职工,慰问老年群众,向全国一线职工表示慰问,向全国老年群众致以祝福。

  七个领域:编织民生幸福梦

  2012年11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七个“更”,概括了民生梦的七个重点领域,包括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环境领域,把抽象的民生梦具体化了。

  安居是民生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住有所居。习近平指出,“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经济在发展,环境在污染。近年来,我国城乡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2015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一再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当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总体就业压力大和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人才匮乏的突出矛盾。习近平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我国每年新增1000多万就业人口,必须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健康中国”是十三五规划的亮点之一。“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一边是健全社保网络实现应保尽保,一边是降低人们的就医用药费用,建议中提出的种种做法直击“看病贵”问题,让人们的健康生活更有保障。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习近平指出,“要把落实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习近平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有持续不断地解决好民生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习近平,民生保障,总书记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