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新闻频道>>河北>>聚焦河北

美丽河北·最美乡村在这里④:最具特色古村落

来源:长城网综合 作者:李雪曼 2015-11-04 09:22:1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摩天大厦、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越来越多的人被大城市所吸引着。但在繁忙的工作,紧张的生活过后,又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一种安宁与沉淀。如果你在城市累了,那就走出来看看吧,燕赵河北历史悠久,单是那些古村落你就能看出河北人民非凡的智慧,你也能从那一块块的石头、古砖之中,让心灵得到一次升华!

  ▼ 暖泉古镇

  暖泉古镇位于河北省蔚县西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古镇因有一年四季水温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古镇历史悠久,以泉水、集市、古建筑及民俗文化而闻名。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达到小镇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先民在小小的暖泉镇连修北官堡、西古堡、中小堡三个城堡,足见此镇人居和军事防御的双重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家石头村

  于家村是河北省唯—一处古村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奇特的旅游胜地。于家村的古旧房屋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明清时期建的瓦房,现仍保存有近千间,青石墙,灰瓦顶,古色古香,雅俗兼备。另一类是石券窑洞,这是当地的特有建筑。

  于家村的先人们对建房布局和街道设置都有明确规范,东西为街,南北为巷,不通的称为胡同,全村古街总长3700多米,街宽3-4米,巷和胡同宽约2-3米,这些窄窄的街道,全为青石铺就,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乱石铺锦、巨细相间,如诗如画。这些明清古道,追溯其历史多可达五百载,少也有三百年,岁月沧桑,人来畜往,每块石头都被磨得细腻光滑,铮铮发亮,尤其在雨天,在雨水的冲刷下,熠熠闪光,更成为石头村一道难得的风景线。

  ▼上苏庄村

  上苏庄,位于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东南山脚下,现有户数600多户,总人口2000余人,耕地面积约6700多亩。她是宋家庄镇辖区中最为古老,且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一个较大村堡。

  上苏庄村至今已有450多年,堡墙、堡门和堡内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俯视上苏庄古堡其形状恰似打击乐器的镛锣模样(用木框做架,界成若干方格,方格内挂有小铜锣)。东西南北交错的街道是镛锣的框架,一幢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好象一只只镛锣挂于框架之上。所能,上苏庄堡也叫“镛锣堡”。

  沙河市王硇村(资料图)

  ▼沙河市王硇村

  王硇村地处沙河市西南部,这里四面环山,地形隐蔽,以古石楼群闻名于世。这里的古石楼建筑融合南北风格,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四川成都府镇京总兵王得才逃难至此,定居王硇村。或许许正因为王硇村位置偏僻,当年王氏家族才得以免遭兵患,而后落地生根,繁衍壮大。

  川蜀富饶,多文人雅士。寨子也因此多了一份精致风雅。细雨微风之中,漫步寨子,悠长狭窄的街巷两边,门楼高耸,墙角笔直,干石垒墙,白灰勾缝。远眺,则是户户有楼,院院有耳,卷角张檐,蓝瓦盖顶。耳房大都镶有隔扇花窗,明亮秀雅。门饰雕刻或龙或凤,精致美观。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用料材质,既有北方山区石头房子的厚重淳朴,又兼备四川盆地寨子的灵巧清秀。

  细细回味,石楼赋予了王硇村深厚的建筑文化,南北方迥异的建筑风格在这里融合,交汇出一副美丽的川寨景象,文化底蕴与自然风景的完美交融,构成一部穿越沧桑的历史通卷。

  大梁江村(图片来自网络)

  ▼井陉县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部,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这里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房屋建筑以石头作为主要材料,木质门窗,碧瓦青砖,斗拱飞檐,气势宏伟,向人们展示着一代晋商曾经的辉煌。人们称之为河北的“乔家大院”。

  大梁江村的街道高低错落,纵横交错,或用青石或用鹅卵石铺成。四合楼院整体布局独特,功能划分明确,成为该村民居古建筑的典型代表。

  英谈村(图片来自网络)

  ▼邢台县英谈村

  邢台县英谈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村内67处院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是河北省目前发现保存较好的石寨。

  古寨原是唐朝黄巢义军留下的营盘,明朝永乐年间,山西一位路姓的大户举家来此落户,目前的建筑多为清代咸丰时所建。千年古寨,岁月流逝,原来的“营盘”被乡民叫来叫去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谈。

  英谈村的民居全部由青红两种沙石岩建成,2000米的古石城墙围绕着这座古村寨。据知,村内大小石孔桥36座,还有古石楼、窑洞、古石栏杆、石巷、龟背石壁、古井、一滴泉、古木雕刻、财主院等古迹。

  小龙窝村(图片来自网络)

    ▼井陉县小龙窝村

  小龙窝村位于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腹地,井陉天长镇宋古城西8公里处,307国道、秦皇古驿道蜿蜒穿村而过。

  小龙窝村原叫龙窝铺和龙窝村,据传始建于隋朝。相传,公元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杀后,炀二公主和三公主沿秦皇古驿道东逃,曾在龙窝寺之“百站”停留百日,终因当地鸡鸣犬吠不宁而离去。

  小龙窝村的民居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村舍的形式多样,但错落有致。有石楼群、瓦房楼,有简陋的窑洞,也有阔气的露明柱外插桴、将军石柱、瓦当等装饰的窑洞。有不占寸土建在顽石之上的四合院,还有完全建在窑顶上的四合院等等。据介绍,村内保存较好的民居院落有二十多处,整体体现了村里明清古建筑群的风格。石楼居位于龙泉街上,高八至十米,石墙、石柱、石门墩、石碹窑,集居住、仓储、饲养等各种功能于一体。

  花驼村(图片来自网络)

    磁县花驼村

  花驼村位于邯郸磁县西部山区,海拔686米,是磁县海拔最高的村庄。花驼村依山就势,以石为居,保留着原始的古村落风貌,以明清、民国时期传统建筑为主,是远近闻名的“石头村”。

  据碑文记载:东魏高欢时,阁老郭莱因遭奸臣陷害,深夜逃到此地,由于北边山岭很像人的耳朵,故取名观耳驼。公元550年,东魏高欢的儿子高洋建立北齐后,观耳驼改名为花驼村,此名沿用至今。

  花驼村的建筑均为石砌房屋,因山就势,错落有致,质朴浓郁,大部分为平屋顶,建筑为石木结构,门楼由精美雕刻作为装饰,檐角和水口多为整块青石雕刻而成。村内所有街道均以青石铺设,村南古河道旁边有一处南北朝时期的古槽碾,为3.8*8米的一整块巨石,其中碾槽直径为3.6米,稀世罕见。村内有千年古槐2棵,水池2座,石碾52处,水窖56处,炮楼5处。村外有石庵50余处,寺庙8处,古碑刻12处、古树不计其数,保留了原始的生态环境。

  据记载,花驼村兵工厂应是当时太行山地区最早、规模最大的“冀南第一兵工厂”。(据新华网、长城网、中新网等整理)

关键词:美丽河北,新农村,扶贫

责任编辑:丁丽洁